第三四六章 重建公司 (第2/3页)
公司的基础性分析,这些第一手的资料虽然略微过时了,不过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这些资料非常不错,看来你们公司在基础性分析上还是做得相当扎实的。其中的不少数据可以马上使用,为我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李枫说道。
金文彦一脸的苦笑:“基础分析做好了仍然没用啊,之前的投资资本上都失败了,钱都打了水漂。只是我仍然不明白,我们究竟在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你们的问题并不是出在理性研判分析上的,我觉得很有可能出在对被投资公司创世人的分析和掌控上。”李枫说道,“一个项目,它的创始人非常重要,如果创始人个性有问题,或者缺乏团队领导能力,或者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都有可能完成项目失败。因此,在投资之前,还必须对项目创始人进行深入分析。”
金文彦这才恍然大悟,之前他们虽然在投资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但都是偏技术分析的,对于项目创始人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在分析研判上就会出现偏差。
很多时候,一个项目的好坏往往与创始人有些本质的关系,如果创始人的素质不达标,那么哪怕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优质项目,也有可能被做死。
纵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那些最终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的创始人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而不是空想家或者技术宅。
领导力是衡量创始人好坏的基础性标准,因此一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从根本上看其实是创始人是否有足够的领导力。
星梦公司正是忽略了这一点,而前面强调技术分析,在投资方法上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因此它的失败并非能力不足完成的,而更多的是方法上的片面化。
“李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如果能早点认识你,我们公司未必会出现彻底失败了困境。”金文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