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98节 《参考消息》仅供参考 (第2/3页)

身份掌都察院院事,可见朝廷对吏治的重视,所以正告一些家伙,悠着点!

    内阁人事变动不小,阁老周六一与东南国内阁的夏允彝进行交换,周六一到东南国内阁任职,夏允彝在大明内阁任职,并且走了一个杨天生,再调进一个陈子龙。

    夏允彝、陈子龙任职大明内阁都无问题,他们都是大明的进士,过档到东南国当官,逐步升迁到东南国内阁要员,堪称称职。

    首辅权重,地位凌驾于诸阁臣之上,已经等于以前的宰相!

    朱重八建立大明朝,起初用中书宰相来帮助处理政务,但后来发现宰相权势太大,易成权臣,为了保住他朱家天下万年,他废除了宰相一职,提升六部尚书的地位让他们来一起干活。

    可是六部尚书彼此之间是一团散沙,根本不能协同处理国家大事,经常在一起扯皮。

    那时问题不大,朱重八同志的战斗状态奇佳,能够有效地控制住六部尚书要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到得朱老四时期,是位坐不住的主儿,他是马上天子,经常在外打仗。

    所以宰相一职万万不能重建,否则朱老四一出外,宰相就造反。

    因此他建立内阁制度,以内阁来协助处理政务,内阁阁员基本上是大学士,大学士的官品其实不是很高,才五品。

    以小制大,让他们去处理六部上呈的事务,现用科道制度把内阁和六部统统一起控制起来。

    所以皇帝不是吃素的,建立了有效的制度。

    只是到了皇朝后期楼歪了,科道官员权力脱轨,离谱地把内阁都可以弄没了

    杨天生在内阁的时候,他背景过硬,能够有效制约马士英,他一离开,任何一个阁臣都不能与马士英相提并论。

    既然一个不够,那就来二个,夏允彝、陈子龙一起进入内阁,能够有效制约马士英,避免他独行独断。

    他们拥有东南国背景,地位相对超然,即使不能象杨天生那样制约马士英,也有一定的。

    并且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