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84节 礼不可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84节 礼不可缺 (第2/3页)

以及马尼拉,那里有许多白人留下来,教堂巍然屹立。

    这三个地区,正是白皮在中国的聚居地,教堂从没遭遇过拆迁。

    相比之下,奥斯曼人才是心腹之患,血海深仇。

    他们在欧洲大量强征小耶教教徒参加奥斯曼军队,让他们去杀基督徒,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可谓是丧尽天良!

    如今中国人打上门来,最好让中国人把他们杀光光,同时,我们借机收复失地,尤其是收回千年之都---君士坦丁堡!

    持这种态度的人在罗马教廷的不是少数,而是大部分人的心声,教皇不可能忽视这样的情绪,尤其是现任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更是倾向于中国。

    亚历山大七世,罗马天主教史上239位教皇。最开明的教皇之一、宗教信仰方式的改革家和天主教本土化的先驱。

    1656年(中国新明11年)3月23日,亚历山大就天主教在华教会自1628年嘉定会议以来长期存在的宗教礼仪之争发出敕谕,在充分肯定了天主教东方传教团在华传教的策略的同时,并宣布中

    国信徒可以参加祭祖敬孔礼仪。

    在以前,小耶教由于一神教的原因,要求信徒只拜小耶一人,其它的什么都不能拜。

    神在上,王在下,白皮们见神是双膝下跪,见王则是单膝下跪,甚至是鞠躬了事。

    这样一来,对于讲究天地君师亲的中国信徒来说,就犯了难。

    中国人可是在皇帝的管治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见了皇帝不下跪,是为大不敬!

    你想造反啊?!

    双亲在上,不跪,是为不孝!

    读圣贤书出仕不拜孔圣,是为忘本!

    因此小耶教在中国,必须“与时俱进”,实行本土化,才有利于传播。

    亚历山大七世开明,从善如流,允许中国信徒见帝王必拜,参加祭祖敬孔礼仪。

    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亚历山大七世看得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