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间传言 (第1/3页)
一切安排妥当,上官霁月和皇甫宸从府衙出来的时候已近黄昏。走在人流稀疏的大街上,皇甫宸侧过头来看着上官霁月,唇角止不住的勾起。
“李邑多年壮志难酬,早就对当下格局心灰意冷,今日你要本王如此重用于他,相信他一定会不负重托,把江中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造福一方百姓的。”
“澜江多年泛滥成灾,江中百姓苦不堪言,每年死于洪水的百姓数以万计,但自从李邑继任府丞以来,不畏困难,精修水利,澜江这才渐渐稳定下来。他本来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以前被太守压制,不得施展心中抱负。如今,重用于他,也是因为他确实是有大才之人。”上官霁月笑道。
“是啊!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说,他确实是最合适的太守人选。”
“合适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赤子之心,是个一心为百姓,为故土谋福之人。”上官霁月眸光微垂,微微叹了口气,“毕竟,在这世上,能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月儿,你如此聪颖通透,目光如炬,在众多的人员名单之中一眼就看中了李邑,有时候,本王就在想,如果你是男子,为辅为相亦是不在话下。”
“为辅为相?!”上官抬眸看着皇甫宸,轻浅一笑,“我哪里有为辅为相之才啊,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当年的风净之的。”
“月儿是说二十多年前,南迟的少年丞相风净之吗?”
“没错,就是他!”上官霁月点点头,“当年的风净之才华天纵,虽是一名文弱书生,但气度凌云,小小年纪便摘得状元桂冠,少年为相,位居百官之首,被赞为一时佳话。但不知为何,风净之在仅仅做了两年丞相之后便突然消声灭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无任何踪迹。直到现在都是众说纷纭,不得真相。”
皇甫宸一愣,眸光微闪,疑惑道:“风净之本王也曾听过他的传闻,但是,一国丞相莫名失踪,南迟皇室难道就没有追查吗?”
“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当年我还没有出生,也是后来听父亲偶然提起,说是风净之失踪之后,司徒皇室不但没有任何表示,反而下令民间不得再私自议论此事,违令者一律按抗旨之罪论处。久而久之,此事便无人再敢提起,慢慢就被世人遗忘了,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