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崂山简彧 (第2/3页)
节之处应该不会出现纰漏,怎么会给自家贵客安排到凶宅去住?”
沈清明这话有点故意气杨旭的意思,他这人一贯相信眼见为实,改变规律的事情他的的确确见证过,而风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就是一点都不信的。
张桐听了沈清明的话,也觉得有理。
杨旭看这样子,叹了口气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背着手先往旅店走了。
这时候就听见旅店门口有人说:“你们误会这位老人家了。”
老人家多半是指杨旭,他的山羊胡子实在是太显老了。杨旭立马得意的说:“听见了没有,天底下还是有识货的人,你们俩井底之蛙以后多学着点。”
沈清明小声嘟囔:“没准也是个二道贩子呢。”
从旅店里面走出来三人,一个孩子一个瞎子加上一个文弱青年,这幅组合到了哪里都会显得很奇怪,只有在这种场合下现身才恰如其分。
那个小孩率先走上来,认认真真的朝杨旭作揖,说道:“崂山简彧,见过前辈。”
杨旭拱手还礼,问:“你也懂风水?”
简彧奶声奶气的回答:“在前辈面前不敢说懂,只是略知一二罢了。”
杨旭点点头,说:“崂山之人果然门风森严礼数周全,天下大宗名副其实,小沈和西陵你们以后要是看见崂山中人,千万不要小觑他们。”
“崂山?”沈清明感觉在哪听过崂山,“崂山道士?穿墙术那个?”
简彧又朝沈清明作揖,说道:“此事实属以讹传讹,烦请这位天师不要放在心上。”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简彧,小孩子白白胖胖的,穿着一身素白道袍,眉宇之间没有半分童真,只有一股子淡漠肃正的气质,加上刚才的行为举止,绝对不是一般的孩童。
杨旭突然说:“咦?这里的风水怎么变动了?四凶已经破了一凶,弹指之间风水突变。这是什么情况?”杨旭正色道:“这风水是有很多讲究的,风水上佳辅弼其主,风水险恶遗祸其主,可不是说着玩玩的。你们天师不了解这个,察风管水这里还是要看我杨某略胜一筹。”
沈清明看了眼那个旅店,又看了眼杨旭,摇摇头,一言不发。
杨旭问他:“怎么样,看出什么端倪了?”
“这旅馆果然不简单,但是这建筑就很有说法。”沈清明说道,“首先,他建的很丑。其次,这外墙用大白色粉刷的太难看了。”
“然后呢?”杨旭问。
沈清明老实的说:“没了。”
“切,就知道你什么都没看出来。”杨旭一笑,左手虚指那旅馆说,“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这风水之道,让你们长长见识,别让他人觉得你们在我这里工作连点长进都没有。”
西陵赶快掏出小本子开始做笔记,沈清明心说她还真的是学霸啊,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要记录一下。
杨旭清清嗓子说:“风水者,堪舆也。堪者查地之形,舆者究天之意,上知天象下知地理,这才叫风水。天地人三者来回循环,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而判断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天师的力量来自于改变规则,风水先生的力量来自于察觉规则的行进路线,两者各有所长。今天我们就单说这个旅店的风水,风水理论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宅居所在,气者,人之根本;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顺之则亨,逆之则否。因此说,哪怕是神仙都想要找一个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道场。”
西陵认真的记了几笔,沈清明一脸不以为然。
“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这句话概括了一切风水的形式,风水先生察风望气都离不开这句话。”杨旭接着说,“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这句话则是一个地方气运形式的总决。你看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