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三十五章 修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三十五章 修路 (第2/3页)

想攒点私货,也好给哥儿几个沾点荤嘛!”

    陈大河眨眨眼,貌似不小心扯出一件陈年旧案呐!

    不对,自己也是案中人,赶紧转移话题,“唉唉,说正事儿啊,修路,原来修的公路不好,现在都要重修?”

    “对对,说正事儿,”罗老爷子将点到自己鼻子上的手推开,一本正经地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公路总里程还不到百万公里,而且大部分质量都不好,还因为规划原因,经常出事故,现在要谈发展,这路不通可发展不起来,所以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打报告修路,但经费就这么一点点,没钱怎么修?!”

    陈大河咧着嘴,想了想说道,“钱固然是一方面,但政策也很重要,现在的公路养护政策,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够啊。”

    因为投资深阵基建的关系,陈大河也了解过这方面的资料,现在的公路养护费征收标准一般是运费的六到八个点,最高不超过十,如果是在深广、江浙这类工业相对发达的地方还好说,要搁其他地方,就路上半天不见几辆车的运输量,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事实上不光是现在,哪怕是三四十年后,也有地方修路回不了本的,所以就算是黄金行业的基建投资,也不一定保险。

    “这个问题交通部里已经在讨论了,”李中和回到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说道,“广栋和山栋是两个好例子,一个引进外资修路建桥,建成后收费还贷,解决了四个渡口大桥的建设问题,将从广洲到珠海的距离,从六七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一辆车顶两辆车用,大大提升了效率,而山栋呢,七二年的时候就经省政府批准,养路费按十二个点征收,看上去收费高了,但多收的钱用来修路养路,把公路搞得比较好,结果汽车运输的效率提高了,运输企业的利润反而在全国最高。参考这两个例子,交通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将于近期上报国院讨论。”

    陈大河张着嘴,诧异地看着他,“老爷子,你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