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零九章 理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零九章 理由 (第2/3页)

,名义上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培训,但必须接受死亡名额。

    实际上什么人能进来,什么人不能进来,都会由军团总部指挥中心进行分析后确定,对于那些不能进来却也不能拒绝的,处理办法很简单,死亡名额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损员方式有很多,训练、演习、实战,都有可能造成伤亡,这点谁都没话可说。

    在这种情况下,收点佣金,接纳来自遥远东方战斗人员的训练,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且那些知道陈大河身份的老狐狸心里非常清楚,陈大河一直没有放弃本国国籍加入西方国家,心里肯定对祖国有所倾向,那么在有条件并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为祖国培训几个人才也是应有之义,谁还能说个不字不成!

    军团的规划完成之后,还需要解决的就是军械。

    此前一方面采购渠道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军团的人数发展太快,如今的佣兵团跟那些非洲土著势力真没多大的区别,都是人手一只步枪便算完了,手枪那是军官才有的装备,另外再就是少量的机枪火箭筒或者防空机枪之类的高档货,汽车倒是有不少,但装甲车却非常有限,顶多能保证一个佣兵团有个三五辆。

    就这种装备水平,也难怪那些西方国家间谍没有多大疑心。

    但对于军团本身来说,这样的装备很显然无助于战斗力的提升,尤其像陈大河这种,见识过老美在两次海湾战争中欺负小朋友的打法,那就是完全依靠装备优势进行碾压,自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军团弄得像个土匪军的现实。

    重武器要有,防空武器要有,必要的单兵装备要有,以连排为作战单位的电台、火箭炮、迫击炮要有,以团为单位的直升飞机要有,以军分区为核心,进行划片管控的空军支援中队要有。

    这么一算,光靠董建磊偷偷摸摸地在乌克兰挖苏联的墙角来解决,非常地不现实,而且老董如今正在执行陈大河的第二阶段计划,为后期拆苏维埃城墙做准备,哪能随随便便暴露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开拓新的军火来源渠道自然就非常重要,而刘建设提出来国内采购,为祖国献外汇的方案,自然得到了陈大河的充分肯定。

    国内的装备虽然算不上一流,但继承了苏式军械的风格,结实耐用更胜一筹,搁非洲那地方正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