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 (第2/3页)

能像汉武帝那样四方征伐,因为咱们大唐没有那样的底子。

    所以,朕,只能另辟蹊径,走一条新的道路出来。

    这条道路,就是孙正明所说的融合,将四夷的人口,融合进我大唐,我大唐就有人口了,将四夷的土地,并入我大唐,我大唐的疆域,便辽阔了。在朕看来,征伐屠杀,只能强盛一时,融合一体,却是能太平万世。

    是以,朕决定,将融合,同化诸胡的政策,定为朝廷施政的主要方略,即日起,对于宣扬我汉家文化,促进融合政策的有功之人,重赏,无论贵贱。

    对于士,农,工,商,乃至没有户籍的本族和外族奴隶,也要从新定义,以‘公民’为统称,设等级划分,至于具体怎么分,稍后再议。

    至于,薛延陀部向往大唐上表称臣的事,一概由安北大都督孙正明主持,礼部协从之。”

    难得所有人的思想出现了一次统一的机会,李世民自然是要塞点自己的私货了,他早就有意改动大唐的户籍政策,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掩盖不了他想重用各个阶层的才能之士,解除世家子对朝堂的把持。

    而想要用其它阶层的才能之士为官,首先要打破的就是那些陈条旧规,比如,商人,就是识字率很高的一个群体,农,工,则是有较为专业的人才,当这些人全部都有了做官的权利,那么,数量定然庞大,这样,世家想要通过自己培育的读书人来垄断朝堂权利,就很难了。

    现在,突利和颉利相继败于大唐之手,回纥,薛延陀上表臣服,大唐兵威之胜,当世无人匹敌,正是李世民大刀阔斧的改革的时候,他当然不会手软。

    皇帝做完总结性的发言之后,今天的朝会就算是结束了,不过,孙享福的事情可还没完,李世民留了他和几位够资格议政的大臣去御书房议事。

    能在皇帝御书房混个座位不容易,能混上一顿御膳,更是难上加难,和皇帝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对大臣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恩荣。

    今天,孙享福就混到了一顿,一同就餐的有好几个,萧瑀,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靖,王圭,高士廉,和岑文本,再加上给李世民空出来的主位,这张足有两平方米的大圆桌,便被坐满了。

    孙享福官位虽高,但年龄最小,爵位较低,与秘书监岑文本坐在了末坐。

    趁着李世民还没来,孙享福却是先跟桌子上的几位老大人聊了起来,主要是讲一些关于‘公民’这个词的含义,孙享福想到的套路很简单,温水煮青蛙,最先,给普通公民的权益不会太高,随大唐的国力提升,软硬实力逐步的提升,公民的权利再逐步提升,到时候,就算出来什么问题,皇帝也能自如的控制。

    至于最开始的公民等级划分,共分为三等,一等公民,是皇族,勋贵,官员。

    二等公民,是大唐现有非奴籍,贱籍的人,其中包括以往哪些读过书,却没有当官的所谓士人,农户,工户,商贾等。

    三等公民,则是所有非前两类的公民,其中,原先一些歌舞表演艺人,只要不是犯官之后或罪人,原本属贱籍的人,将会被提升为二等公民,孙享福用了一套,职业或有贵贱,人却不应该有贵贱之分,要知道,先秦时期,不事生产的读书人,也经历过社会地位低下的日子。

    而今后正真属于三等公民类的,只有犯罪的人,或者外族奴隶,战俘。

    孙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