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3章 调教李承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3章 调教李承乾 (第2/3页)



    马周相信,这种文艺交流传播的活动如果频繁起来,他们一定会越发的熟悉,最终会听,会说汉语的。

    总体来说,西域出使的情况,十分向好,不过,真正要将这个出使的成果,在经济利益上体现出来了,还得等几年,孙享福,则是要继续推动这种向好,使其实实在在的得以实现。

    冬日里,他除了会偶尔教授农门子弟一些课业之外,主要的动作,就是教李承乾处理一些善阳的政务,让他熟知善阳的各行各业是如何发展的,相互之间又有些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制度崩坏,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而且,他不会像褚遂良那样,按照规矩,照本宣科的跟他讲,而是通过一则则生动的小故事,告诉他,该如何处事,才是正确的,一两个月下来,孙享福几乎将他中学时候比较喜欢看的《东方小故事》讲的差不多了,这才让李承乾的三观更加正直了一些。

    “老师,你说咱们大唐的疆域越发广阔了,朝廷中枢,需要对地方有更强的控制力,才能保持这个整体局面不乱,可是,像西边的碎叶城,离长安近万里之遥,光是信使跑个来回,都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充分给地方官放权,地方岂不生乱?”

    对于李承乾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孙享福是比较欣慰的,这至少证明他开始有自己的反思了,不像最开始的时候一样,只问孙享福今天要演什么样的角色。

    “正是因为距离遥远,地方政权独立,所以,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最终脱离中原王朝,汉朝时期,辽东,辽西,三韩之地,南边的交趾,日南等地,便是如此。

    以那时的人口数量和军事实力,尚且会让这些边远之地逐渐脱离朝廷控制,何况是咱们现在的大唐。”

    “那么,老师以为,该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呢?”

    “其实不难,既然他们所在的地方处远,那咱们就设法,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可孤没有缩地成寸的法术啊!”

    “非是在地域上的拉近,而是在心里拉近,有一句话叫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认识我。”

    “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李承乾有些发懵的问道。

    “意思就是说,地处偏远的百姓,都不认识你,叫他怎么尊重你,爱戴你,心甘心愿的臣服于你?这个,其实有一个成例可看,就是陛下与善阳的百姓。

    在陛下北巡之前,这里的百姓,根本没有见过陛下的风采,他们只是因为突利和颉利的战败,不得已,而顺从了我们,之后,他可能会感激给他们带来了好生活的我,或者是雇佣他们做工的雇主,或者是高价收购他们手中牛羊的商贾,可他们不会将这份感激,加到陛下头上。

    可陛下北巡之后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给百姓们带来了礼物,免除了百姓的人头税,给当地的商贾们带来的生意,宣扬武力的同时,关心,问候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将自己的仁厚,威仪的形象,留在了百姓的心中,所以,这里的百姓爱戴陛下,与陛下是一条心,那么,他们就不会轻易的反叛大唐,在陛下北巡的时候的善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