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6章 儒生论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96章 儒生论政 (第2/3页)

尚书?”

    周务学见孙享福发问,似乎早有准备的答道,“学生以为,咱们大唐,就不应该有安北大都督这个职务。”

    “为何?”

    “权重于边,久必生患。”

    听到周务学说的这八个字,孙享福心中顿时一喜,这小伙子别看年纪不大,目光倒是长远,早前几年自己和冯智戴就看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居然也被他看到了,便再度开口问道,“你是那家子弟?”

    “学生乃汝南周氏子弟,因家父早亡,被伯父抚养长大,早两年推荐进了弘文馆进学。”

    汝南周氏,四世四公,乃是了不得的大家族,而且是将门,比之侯君集家的背景都高出一头,现在当家的,乃是左屯卫大将军,谯国公周绍范。

    “原来是将门之后,难怪生的如此健壮,平时,应该是没落下武艺吧!”

    “倒是叫孙尚书见笑了。”

    “能文能武乃是好事,有什么可笑的,倒是你刚才说的‘权重于边,久必生患’,有几分道理,今天我便已此为题,考校诸位弘文馆的诸多同学一番,看看你等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孙享福说到这里,又提高了几分嗓门朝着大家道,“权重于边,久必生患,何以解之?”

    他这个问题一问出来,等于是宣布了今天的娱乐活动已经结束,接下来要办正事了,如果这些学子们答的好,自然会受到他的青睐,平步青云,也不在话下。

    这时,便有一位出自江南的叫做汪通的学子上前答道,“即知易生患,便理应早防,朝廷迁边民于关中,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手法,没有足够多的人口,边镇地区官员,再怎么权重,也影响不到朝廷中枢,不过,关中地狭,久之,必不敷使用,朝廷应逐步向周边地区分流人口,避免地少人多,百姓无有私产,从事工商业的百姓竞争压力过大,就业难的情况出现。”

    只是这两人一开口,孙享福便知道了虞世南教出来的这些学子的水平,虽然他们都是儒生,但却未必是腐儒,至少,政治见地还是有一些的。

    其实,腐儒丛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后来的程朱理学禁锢了人的思想,当这种将儒家的特性演变的有些畸形的思想在儒家占据了主流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唐初的儒家,整体情况都还算好,读过虞世南的一些注解了之后,倒是改变了孙享福对这个时期儒学的一些看法,对于推动它改变它的属性,孙享福也有了一些新的把握。

    不过,汪通刚才说的,都只是朝廷现在就已经在做的事情,让能将其讲出来,只能证明给他对朝廷的治国思想,有一些领悟,算是入了门道,真正有没有才华,却是看他脑子里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只见走到了场中的他并不作停顿,继续道,“何谓边?今日之边,可为明日之边呼?这天地的边界又在哪里?无人可知也。

    是故,学生以为,在不知道边界在哪里的情况下,朝廷首先要做到的,是提升中枢的力量,当边臣掌管了一百万百姓,十万军队的时候,朝廷中枢,要掌握一千万百姓,一百万军队,数以十倍之,如此,就不会出现权重于边,对中枢产生威胁的情况了。”

    汪通说到这里,众多学子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中央集权,能防止边镇地方势力叛乱,这几乎是儒生当家之后,必做的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