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8章 大明宫的设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18章 大明宫的设计 (第2/3页)

一个绿色的赞同牌,有大臣启奏发言,表示赞同,或反对的,可以直接举牌,让高坐龙椅上的皇帝一目了然,知道大家的态度,而不是靠声势,靠体力,来告诉皇帝自己的态度。

    大楼的外墙呈雪白色,为了采光,开有很多大窗,这些窗户,将全部采用纯透明的玻璃做窗扇,三楼御书房的位置,更是有超大的落地玻璃窗,即便他的位置是在城外的龙首原,但他的高度,比长安城的城墙还高十多米,站在御书房的落地玻璃前,瞭望整个长安,将会有一切尽在脚下的感觉。

    当然,大明宫可不只有这一座主殿,他的两侧,将会有十二座同样是白墙红瓦,但小了几号的楼宇,这些楼宇,就是朝廷所有机构的办公大楼了。

    各个楼宇之间,相距不过百步,根本没有墙院之类的东西分割,包括大臣们要去主殿的御书房,也只需要通过内侍通报,皇帝准见即可,等于是将大唐所有的办公体系,汇总在了一起,这样的设置,将会使得皇帝在办公时间,能更加直接的接受各部门的汇报,以及向各部下达命令,使得中央的权力,更加集中。

    至于后宫,在主殿和办公楼建设完毕之后,会继续向后,沿着太液池周边修建,同样,以独楼,独院的方式,分散落坐,大量减少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使得整个宫廷内,进出更加便捷,更像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别墅区。

    所有的景观,娱乐设施,都会相对比较集中在太液池这一片区域,而原先的整个太极宫,掖庭,东宫,在新宫建成之后,将会向民众开放,作为供长安百姓游玩观光的皇城公园,孙享福甚至还建议,将原先后宫的御花园,改建成动物园,将各地番邦献上来的,大象,犀牛,五彩鸟,孔雀,猿猴,猩猩,蛟龙,狮,虎,熊之类的动物,用比较安全,可供观赏的建筑,隔绝起来,供民众观赏,收取一定的门票,做饲养和维护的费用。

    至于原先的布政,颁政等十二坊之地的朝廷各衙办公区域,自然是开发城高端房地产,缓解长安城内压力日渐增加的住房需求,运作的好的话,说不定能把修建新宫一半的费用,都赚回来。

    孙享福的整个建议,都获得了李世民的批准,所以,主要负责建造的阎立德,是来定襄学习这种新式楼宇建筑的建造技术的,因为,孙享福属下最顶尖的建筑团队,都在定襄,这边目前来说,拥有大唐最先进,最漂亮的建筑群。

    当然,即便是阎立德和工部的一干官员学的快,朝廷也有人力,有钱来砸,但真正把整个大明宫主要建筑群修建起来,至少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整个建筑群修建完毕,起码是五年以上的时间,可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太宗修了一年多停了,高宗接手,修十个半月就基本完成了。

    因为,新式建筑,需要很多技术,很多工艺,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的建筑,竖柱子,搭横梁,盖瓦,整地砖,立围墙,就简单完事了,它落成以后,不说是永久性建筑,用个几十百把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有了水泥路和沿途的换马驿站,赶起路来就是快,即便是冬日里,孙享福也就在马车里打了四天的盹,就到了善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