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找上门来的麻烦 (第2/3页)
绝学。”
听孙享福说的煞有其事,虞秀儿险些就信了,可看到他给两个小家伙打的那个放心的眼神,顿时就炸毛了,好在这个时候康宝宝适时的哭了起来,应该是饿了,虞秀儿顾不得继续骂他们,赶紧从摇床里将他抱了起来喂奶,孙靖和孙婉婷两个小家伙,也终于逮到机会从房间里逃了出来。
按照过往的经验,家里只要有一个小孩子哭,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群小孩子哭,姚红袖生的三女孙婉霞和李香蝶生的四女孙婉君都是好哭的,一听到别的孩子的哭声,她们就跟着起哄,通常这个时候,身为主母的虞秀儿就顾不上干别的了,四处哄几个小家伙,因为她怕别人见到这副场景,说孙家的家宅不宁,这可是非常影响孙享福形象的事情。
为什么说做过了父母的人,才会更加成熟,更加有耐心呢!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被孩子们磨炼出来的。
与之成反比的,就是少年人的三分钟热情,李泰他们那帮小王爷们如果钓鱼的时候很久没有鱼上钩的话,很容易演变成下河摸鱼,甚至是拉网干塘。
如果在民学课上,遇到一些脑筋愚笨,需要反复给他们解释的学生,他们就会忍不住想要撂挑子,幸好孙享福只是让他们教百姓识字,而不是农学技术,而之所以把他们也用上,是因为现在来九垸县上民学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了,都要分了好几个班了,老师依然紧张,那些北地前来参加筑垸工程的百姓,现在基本都是做五休一,而且轮流休息,在休息的那一天,他们一大早就会乘船到九垸县来听课。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知道了,许多在九垸县的民学听了一年多课程的老百姓,被人以每月十贯的高薪聘请过去当农业技术骨干了,还因为,学习了这些知识,能让他们自家的田地高产。
所有的底层人士,对知识都是渴望的,所以,他们非常感谢为他们带来知识的孙享福,名望这个东西,是很容易被大家传开,然后形成从众心理,三个人说一个人好,就会有十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听完之后,很自然的也觉得他好,三人成虎这样的成语,可未必全是说的传谣言,在传扬好名声的时候,也同样奏效。
所以,孙享福在大唐的知名度,绝对能排在前五,仅次于李世民夫妇和太上皇李渊,太子李承乾,老百姓,没有谁不知道九垸县孙老师的。
而像他这么名声在外的人,想要带着俩孩子安安逸逸的在街上玩耍一阵,那就是不可能的。
“享福,长安那边来人了,说是有东西拿不准,需要你瞧瞧。”孙大力亲自在街上找到了带着俩孩子放风筝的孙享福,他的身边,好几个佩刀的大汉,应该是密卫中人。
“来的是谁?”
“工部武器研究院的人,叫李裕华,还来了好多密卫,呐,你都看到了。”孙大力用眼神左右瞄了一眼两旁那些汉子道。
“是这样的,陛下觉得,这件事情必须严格保密,所以,派我们过来帮助控制,李博士来九垸县,只会见孙老师您一个人,他说的任何话,也希望孙老师不要对任何人讲,包括安国夫人,以及您的其它家人。”密卫中一人向孙享福抱拳道。
“这么神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