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沧海难为水 (第2/3页)
************************************************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秋。
泉州清源山南麓,晨雾弥漫着山林,飘过一排排草房的屋顶……
山村的早晨格外寂静,清清的小溪旁,水牛低头啃着点满露珠的青草,时而发出声声低哞……
少年左手挥动牛鞭,拍打着翠绿的灌木丛,右手握着本书卷,专注地低头轻声朗读……
突然,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少年连忙把书卷揣入怀中,神色紧张地躲进山坳,趴在丛林往外仔细观瞧,他本以为是残余倭寇来犯,想跑回村庄去报信,却发现来者是群官兵,这才放心地出来了。
这彪人马来到他的近前,就听为首的哨官高声问道:“请问这个后生,有个叫许仪后的郎中,是否住在附近?”
少年闻言打个哆嗦,怀里的书卷掉在了地上,神色慌张地摇了摇头。
“没听说。”
“事关重大,我们把浙赣等地都寻遍了,最近才听说,他在泉州一带行医,你这后生可不要骗我,如果耽误朝廷的大事,是要满门抄斩的!”
这席话令少年大惊失色,纵有天大的能耐,他也不敢与官兵对抗,赶忙指向远方的山峦。
“回禀官爷,听说有个郎中住在少林寺附近,但不知是不是姓许?”
“后生,不要对我们说谎!”
“我又何必骗你们?”
“弟兄们,走,务必尽快找到许郎中,年关之前,若不能送他进京,阁老大人可要动怒了,我们这个年都过不好。”
官兵急忙调转马头,快马加鞭直奔南少林寺……
少年急忙捡起书卷,撇下吃草的水牛,惊慌失措地往村里跑去……
他寻思着,刚回国那会儿,曾有不怀好意之人,举报过父亲替海盗治病,导致父子二人不敢回乡。此刻,莫非父亲又被当成海盗余党,招致官兵前来抓捕?他越想越怕,顿时脚下生风……
在村口祠堂外,有位鹤发童颜的私塾先生,正和一位老者聊得正欢……
“许郎中,你家灵儿把四书五经背诵如流,他的文章也深得大家的好评,十里八村的孩子,哪个能比得上他?如今他已开始研读《春秋左氏传》、《东莱博议》,依老朽看来,明年春天就让他参加童子试,兴许就能考中秀才,将来再好好上进,可谓前程似锦……”
许仪后听罢,对私塾先生躬身施礼……
“承蒙夸奖,还是先生教导有方!”
正在二人彼此谦恭之际,只见这少年慌慌忙忙地跑过来,上前先给先生见过礼,私塾先生微微一笑,便准备带他进祠堂念书。
少年紧紧抓住父亲,尽可能装作很平静……
“爹爹,我今天有些不舒服。”
许仪后甩开少年,把脸一沉……
“灵儿,我看你又要偷奸耍滑,还是改不掉蛮夷习俗,不读圣贤书,怎配做华夏子孙?”
许灵儿坚信,官兵是来抓他父亲的,哪还有心思念书?此刻也不便解释,于是,故作一副痛苦状……
“先生,我今天真的很难受,让我歇半天吧。”
“许郎中,灵儿从不偷懒,看他现在确实没有精气神,就让他歇歇吧。”
既然先生也求情,许仪后也不再勉强,就在说话之间,他发现儿子跑没影了。
许灵儿一进家门,就像发疯一样,开始收拾东西;不一会儿,许仪后回来了,见此情形,他非常生气,急忙喝令儿子跪在堂前。
放下包裹,许灵儿燃起三炷香,恭恭敬敬插进香炉,对着列祖列宗和孔夫子的牌位拜了拜,然后跪下来,继续央求父亲,赶快离开此地。
这时,许仪后才意识到严重性。
“灵儿,你是不是在村外遇见倭寇了?”
许灵儿不想撒谎,也怕道出实情把爹爹吓着,忽然见他举起戒尺,实在忍不住了……
“爹爹,我们必须赶快走!”
许仪后怀疑有倭寇来袭,丢下戒尺就要出门,却被儿子拉住了。
“爹爹,你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