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门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门楼子 (第2/3页)

 “哪个项目?”

    白客一下就听懂老阚的意思了。

    看来有什么活儿被园艺建筑队抢去了。

    阚明溪连忙合起账本出去了。

    这园艺建筑队在全县仅次于东山建筑队。

    虽然是老二,但其实它的规模连东山建筑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不过,园艺村属于城边的村子,一直都很富裕。

    园艺村的村民也有不少走入仕途的。

    所以,他们的门路比东山建筑队要广一些。

    尤其这些年,东山建筑队跑到市内、跑到省城去开疆拓土了。

    对县城里的工程建设忽略了不少。

    渐渐就让园艺建筑队占上风了。

    “就是西街靠城墙根儿那块儿。”

    白客顿时紧张起来了:“不行,那块儿地不能让他们去搞。”

    白客的反应让老阚有些吃惊:“那块儿地也就能盖一栋五层的小楼,没多大油水。”

    白客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想起了前世的事情。

    沙洲这座小县城历史还挺悠久的。

    唐朝以前,这里是慕容鲜卑的地盘儿,后来又被高丽棒子占领了。

    唐朝以后又夺了回来,在这里设置县城。

    当然,期间也时不时经历战火。

    毁了建,建了又毁。

    刚解放那会儿也经历了大拆大建、破四旧之类的动荡。

    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县城还保留了不少的古迹。

    比如像关公庙、县衙门、城门楼子等。

    还有一些俄国时期,日伪时期的建筑。

    比如像老电影院,老百货等等。

    上一世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城门楼子和关公庙陆续都被拆掉了。

    到了2000年以后,连俄国以及日伪的建筑也都统统不见了。

    这种大拆大建在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

    某些地方的古迹之所以保留下来了,并不是当地的领导有多么的英明。

    而是因为他们没钱拆。

    反而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动得比较彻底。

    上一世,白客年少时也跟大多数人一样。

    觉得到处都新锃锃的看着舒坦。

    可随着年龄增长才发现有些东西古旧一些反而更有味道。

    因为一条街道,一个建筑它是承载着记忆的。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当然,白客没指望保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