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云(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五章 燕云(八) (第2/3页)

接着就是神臂弓、橛子弩。那场景便就是夜雨打芭蕉,叫金军前部是好不凄惨。

    与神臂弓、橛子弩相比,火炮纵然厉害,限于数量,实际上是亦不值得称道。反而是神臂弓与橛子弩,穿甲破革,一二百步距离时候,已经相当的具有杀伤力。只是金兵好歹有重盾防护,且还能承受的住。

    直到百步距离时候,又是一通炮弹落下,那就不止是弩矢了,还有强弓重箭。当然,金兵也有还击,一时间两边阵上都飞起了一片片的箭雨,箭如飞蝗,绵绵不绝。

    这个时候两边就是拼消耗了。

    弓箭手虽多少有些防护,可顶着对方的箭雨发起还击,那死伤且会如何,可想而知。

    再厚的铠甲也不可能遮挡全身上下,更何况弓箭手都是抬头仰射。

    箭矢穿梭带起一道道血雾,瞬间就倒下不少人。当然,更多人中箭后,表情都只是呆了一呆。随后回醒过来,才知道自己中箭了。因为那伤势真的不重!

    齐军这边很多人肩头、上身中箭,但金兵的箭矢顶多穿透甲衣,即使划破了内里的绸缎罩衣,也难给人重创。很多箭矢都被弓手们随手拔了下。

    同样的道理,齐军弓手也难给金兵以有效之杀伤,即使特质的重箭、破甲箭却也难射破他们的精铁甲衣,更别说金兵外头多还披着战袍。

    对于兵甲齐全的将士,宁中三箭不挨一刀,宁挨三刀不挨一枪,这乃是绝对真理。除非是门面手掌或是其他要害遭创的,很少见到有人凄厉地滚地惨叫的。

    只是那门面中箭的,或是挨到其他要害的兀自有不少,盖因为基数足够大。是以,一波波箭雨就如一阵阵的狂风刮过,只留下满地的苍夷。

    两军的距离很快就缩到了五十步,弓弩兵纷纷后撤,虎蹲炮发出怒吼声音。大股的硝烟喷射而出,前方又是倒下大批的金兵。

    热兵器之下,可是没有盾牌铠甲称雄的份儿。要不然明清中国火器发展士气,铁甲也慢慢的被布面甲与棉甲所取代。因为后者对火器的防御力更强。

    趁着金兵前线一片混乱,早做好准备的齐军盾墙忽的裂开,弩兵来了一次趁火打劫。随后齐军盾墙重新合一,层层排列的重甲肉搏兵已经在后头严阵以待了。一排排齐军将士身上的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寒冽的冷光。

    这时金兵混乱的前军兀自还未安定下来,齐军阵上一声尖锐的哨声已经响亮前军,命令传来:“准备接战!”

    军官们此起彼伏的喝令声响起:“准备接战!”

    号角声停止,鼓声更响,每个营头的营官都齐齐的上前踏上一步,挥动手中的兵刃向前猛地一劈斩,用尽全身力气吼道:“虎!”

    与他们一样,密密的齐军甲兵,踏步高吼。雄壮的吼声传响在整个天空,又传向四面八方。

    鼓声再响,所有齐军将士踏步声中,已经纷纷聚集到盾墙后,第二次鼓起全身的气力,咆哮:“虎!”

    “咚咚咚……”鼓声如雷,盾墙已经再次打开来,前军五千重甲兵第三次大呼:“虎!”

    三擂三吹,三喊三进,三喝虎字,如此做派可极大的提升了作战士兵的勇气和斗志。

    无数将士同声呐喊,雄壮的口号,身旁无数的同袍战友,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力量。只存在于军队中。让不知道多少齐军将士抛去了心头的胆怯与紧张感,而浑身上下充斥着无穷的力量。

    粘没喝眉头都皱成了东非大裂谷了,并且很有进一步向着马里亚纳海沟发展的趋势。

    密密层层的长枪掉刀翻起,在寒冬中闪着耀眼的光芒,一排排身披重甲的齐军将士,呐喊着挺枪举刀冲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