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章 建立基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8章 建立基础 (第3/3页)

了汉阳兵工厂,汉阳造的枪一直用到解放战争时期。还建立了水、电厂。不过那已经一九零零年之后的事了,现在做,做得了吗?不过,她还是想试试。

    再说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让僧格林沁在曾国藩的地盘上练兵,曾李两人就能相互沟通,曾国藩在汉人官员中声望极高,不然李鸿章的父亲也不会让李鸿章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她记得当时晚清名臣大多都是曾国藩的学生。她现在想把两江做成一个特区!

    “不管什么工厂都建?”咸丰皱了眉头。

    “对,只要他们想做,就让他们做。我听洋太太们说,他们那里的电厂、水厂。想要开动机器,就得建立电厂。没电,工厂的机器就开不动。想要做织布厂、就得有纱厂要棉花。还有有了织厂,自会有染厂;织布、染布都是要用大量的水。他们就得把钱凑起来,给我们办水厂,电厂。这样,我们的兵工厂也不会那么吃力了。”

    关于产业结构的事,青妤想了很多,她们公司也是做实体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大都有实体。哪怕全是代工企业来做,那也算是实体,他们都是有真实产业链。她学的也就是这个。世界哪个国家也不会强制的让人去开什么工厂,只能用鼓励的形式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现在的中国,一点工业的基础都没有,如果想建立这个基础,就得鼓励他们百花齐放,由市场来决定产业的形式。听说历史上也有实力救国一说,但青妤表示不很认同。实业是救不了国的,但实业能一步步的打开国人的眼界。慢慢的,开启他们的民智。至少,他们能一点点的自我觉醒,能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

    “可是这样,那些女人能来种地?”咸丰看着青妤,他还是担心,他们是农业国家,没人种地,那百姓全都饿死?咸丰一点也不乐观,不过他性子不错,他不是在置疑青妤的能力,而是提出问题,让她能想得更加完备一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