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三八章 转世之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三八章 转世之密 (第1/3页)

    灵童转世一直以来盛传于佛教传说。传唐朝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就是西天如来座前童子——金蝉子的转世灵童;后民间盛传的济公活佛也是伏虎罗汉的化生。但自明代以后,这种说法就开始销声匿迹了。但却在藏传佛教中得以发扬光大,而且灵童的条件也越见丰富,并发展到了现实生活中,其根本意义其实是为了加强统治力。以现在灵通的要求是:出世的时间必须就是老活佛圆寂的时间、能对老活佛生前的器物感兴趣、并必须能圆满回答寻访喇嘛的提问等。

    将高僧大德转生不昧制度化,至今尚为社会承认的活佛转世,是在西藏这块土地上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活佛,乃汉地俗称,藏语名“朱古”,蒙语译为“呼毕勒罕”,意为“化身”、“转世化身”,指修行有成就的高僧死后乘愿转生,或以化身转生于人中,经佛教界和政府以特定方法寻找辨认其转生的幼童,从小予以培养,以继承主持教事。这种制度的社会实质,是利用高僧自在转生的信仰,以解决教团、寺院主持者的继承权问题。

    活佛转世,在佛教教义上的依据,是大乘菩萨乘愿化身入生死中度化众生,及密教瑜伽成就者自在转生、化身之说。据传此事始于印度“光明大手印”传承一系,原为教团内部用以证明修行获成就的方法,与世俗社会无关。西藏的活佛转世,始于噶玛噶举派第二代祖师噶玛拔希(1204—1283),据传他神通广大,曾受元宪宗蒙哥供养,赐以金边黑色僧帽。圆寂后,弟子邬坚巴主持教务,觅得攘迥多吉为噶玛拔希转世幼童,携入祖朴寺培养成才,继承法位,并说噶玛拔希是噶玛派开创者、著名的“知三世者”杜松浅巴(1110—l193)的转世,杜松浅巴又为观音菩萨化身。以后噶玛派法王位便以转世方法继承,分黑帽、红帽两大活佛转世系统。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得银协巴(1384—1415),被明成祖敕封为“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此后黑帽系代代法王皆袭号称“大宝法王”,转世至今,为第十七代。格鲁派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