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三零章 排教(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三零章 排教(一) (第2/3页)

好勇斗狠,在湘州府一带声名远扬,被大水洞人称之为排古佬,做为吓唬小孩的名字之一!

    “宝古佬、排古佬、洞古佬”,在大楚国被人相提并论,合称“湘州府三佬”,宝古佬因来自宝庆这地方而得名,排古佬因放排这职业而得名,洞古佬则是因居所蔽塞而得名!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这三种人一样的充满野性,一样的好勇斗狠,一样的横蛮不讲理,而且他们都是拧成一股绳,是一般人惹不起的角色!

    宝古佬、排古佬,在大水洞人的眼中,那就是野蛮人的代名字,是用来吓唬小孩夜啼的存在!

    但大水洞人在外面人的眼中,那也是地地道道的“洞古佬”!其实大水洞人还是通情达理的,从不好勇斗狠,只不过是徒有虚名、名声在外而已!

    “洞古佬”这个称呼,虽然让大水洞人非常的忌讳,但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对出门在外经商的大水洞人来说,也是一层不错的保护!

    大楚国山林茂密,水路纵横,大山之中的物产丰富,都是通过水路交通送到外面的,因为上游的山路崎岖,水路凶险,并不适合行船走马,放排也就应运而生!

    排工们自发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排教,其教义的核心是:“嫉恶如仇、扶危尽力、以法为本,不负师承!

    那些在山里讨生活的平民们,为了生存,首先在湘西的大山之中找生活,他们伐木、打猎,换取生活用品,他们把树木扎成大排,漂放于江水之中,顺江而下。

    在江河中的木排,顺水进入洞庭湖,在洞庭湖流域,有很多的木材交易场所。有时为了卖出更好的价格,排头也会顺长江而下,木排上可以种菜,住家,生小孩等等。

    但是由于排工们生存的环境恶劣,他们为了增加生存能力,四处求师学法,用此来保护自己,与自然斗,与妖邪斗,与恶人斗,形成了自己的教派。

    排教的主要生计,就是放排,是将山上的竹木和一些山珍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