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辩 (第2/3页)
之世态颇有出入,一直以来,老夫都以为是自身学而未精,今日修明一番话却令老夫豁然开朗,并非先生之学不对,也非老夫所悟有差,实乃时势不同尔,以数百年前之学说却要治理当今之世,然数百年前与当今时势相差何其远也,岂可一概而论。”
说完,卢植对着刘宏抱拳道:“陛下,臣以为修明所言却有道理,民间书籍流通,朝廷该疏导而非一味镇压。”
“臣亦附议!”议郎马日磾出列,对着刘宏拱手笑道:“原以为卫尉虽为蔡翁所重,才学高深,不过是他人奉承之言,今日才知,卫尉在这学问上,有着我等所未有之眼光、格局!”
袁隗和王允等人面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卢植便也罢了,他与蔡邕交厚,更是帝党,为叶昭说话也不难理解,但马日磾的站队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马日磾乃大儒马融族子,虽非大儒,然而在士林中的声望可不低,一生醉心学术,很少参与朝政之事,同时在他身后,还有一大批清流,这些人于政事无所建树,典型的清谈之士,但却在很多时候掌握着舆论,于士人中的影响力颇高,若是让这帮书呆子今天支持了叶昭,日后就算这些人反应过来,大势已成的情况下,他们也无力再扭改局面了。
王允有些不忿的站出来道:“若按卫尉的说法,岂非贩夫走卒也能与我等一辩?我等尊严又何在?”
“此言实乃笑话。”叶昭冷笑道:“只因为怕别人超越尔等,便要将之镇压,何等荒谬,子师之言,与那先秦焚书坑儒之举又有何区别?若真如子师所言,岂非令时光倒流,历史重演?子师又欲置这满朝高德,置陛下于何地,若真如子师所言去做,岂非令陛下还有这满朝公卿担上那阻碍时代进步的恶名,千百年后,我等后人将以我等这先祖为耻,子师他日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对后世子孙?”
从来只听说九泉之下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这如何面对后世子孙的说法,还是第一次听闻,然而似乎还颇有道理。
王允一时无言以对,只能无奈退回班列。
“我辈学者,能聚在此处议政,便证明我等便是这天下最优秀之人,何惧旁人超越?”叶昭向刘宏一礼,躬身道:“是以,臣以为,此次百官联名,实数不必,与其担心这些书籍流通会造成百姓动荡,不如好好思考该如何疏导方为正道。”
“叶卿所言甚善。”刘宏点头道:“朕不愿再做那焚书坑儒之事,留的千古骂名,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袁隗看了一眼已经明显站在刘宏这边的清流,无奈的叹了口气,扭头对何进使了个眼色。
何进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上前一步道:“陛下,只是百姓不知收敛,这一旦有了学问,却不知压制,久必生害,臣一介武夫,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近日来,各州郡频频传来有小股贼寇作乱之事,若常此以往,不加镇压,臣担心我大汉天下,将再生动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