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七章 长安之战(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七章 长安之战(中) (第1/3页)

    汉军在章城门下的攻势,经由郭淮亲自弹压,就此宣告终止,待驱马赶回未央宫时,张既正左右踱步,脑门可见汗水涔涔渗出,见他到来,双目一亮,高呼道:

    「伯济来得正好,你且听听各处的消息!」

    手一扬,数名传令兵鱼贯而上,逐一禀道:

    「报将军,安门急报——」

    「蜀军攻打覆盈门急甚——」

    「雍门前出现敌踪——」

    原来,在郭淮亲临章城门的半个时辰内,各门陆续传来汉军攻打的急报,张既摸不准汉军虚实,不敢擅作决断,只如热锅上的蚂蚁,专侯他回来商议。

    郭淮闻言沉眉道:

    「贼军若有四门齐攻的兵力,何须等到今日?此中多为疑兵,只有一路才是主力!」

    张既叹道:「伯济所言甚是,奈何今日月黑星稀,兵卒们瞧不清城下动静,我实猜不准贼军主力身在何处,不知增兵去哪儿。」

    却说张既也是知兵之人,此刻已经看出,今夜长安攻防大战之关键,在于双方将领的调度之能。

    汉军兵力固然倍于守军,但在广阔的长安城墙面前,这实在算不上碾压性的优势,故而汉军须四处调动魏军,最终形成局部性的悬殊实力差距,借此一战而决。

    而守城的魏军由一万西军和一万掠夺自城中大户的私兵奴仆组成,兵力更不足以覆盖所有城墙,眼下一万士卒业已驻守在各处城门,另有一万聚于未央宫内,是保留着专门针对汉军主力的机动兵力。

    张既与郭淮须做的应对,便是猜出汉军主力所在和主攻的方向,并调集仅有的机动力量,堵住汉军着力攻打之处。

    此刻双方的关系,就好像猜拳,猜输的一方,无疑将面临严峻的后果。

    郭淮皱眉沉思片刻,忽冷笑道:

    「在某看来,这几路攻势,皆为疑兵!」

    张既忙问道:「何以见得?」

    「发石机……」

    郭淮目露精光,断然道:

    「此番攻城,蜀军最强的器械,乃是发石机……如今四门虽遭攻击,我等却未闻见发石机有何动静……若不出所料,刘备此刻定然以为我俩面对四门齐攻的局势,必会惊慌失措,四下派兵支援诸门,而他却将在我军兵力调度完毕,再无余力时,一举运用发石机之威,强攻于一处!」

    张既闻言,恍然道:「伯济之言,令我茅塞顿开!」

    郭淮豁然转身,对着几名传令兵道:

    「尔等速回各门,传我将令,只说此乃贼人疑兵,各门无须节约物资,须多用火攻,毁去贼军冲车、云梯等器械,便可保各处无恙,各门但遇危险,点燃烽火为号,某必发兵支援!」

    被围的这段时间,郭淮派人在各处城门上设下烽火台,专用于传递险情,众传令兵闻讯,恭敬行了一礼,就要离去,郭淮忽又拦住,沉声吩咐道:

    「再通报诸门将士,陛下已经兵临关中,贼人自知逃生无望,只作殊死一搏,我军只消守上一夜,长安之围,必可迎风自解!」

    众传令兵闻言均是浑身一振,纷纷拍马离去,街道漆黑孤寂,只余游骑「嗒嗒嗒」四散奔走之声。

    郭淮转过身,见张既面色沉重,宽慰道:

    「刺史勿虑,为今之计,当聚集机动兵力于手中,以不变应万变!」

    张既忧心忡忡,却无更好办法,只得应道:「确该如此。」

    未央宫中的临时指挥所重新归于平静,两人各怀心事,左右对坐,耐心等待,时间分秒过去,四周隐有激烈的杀伐之声传来,火光偶有爆闪,显示各门均在惨烈厮

    杀,但值得庆幸的是,各处烽火却是始终不曾被点亮,这总算让张既一颗高悬的心稍得安宁,然饶是如此,他额上、手上,已然布满汗水。

    郭淮强挤出一丝笑容,问道:「日前请刺史监制的云梯车,不知现在何处?」

    云梯车是在传统的云梯基础上,于两侧设置数对轮子的新式云梯,比传统的云梯多了几分机动。

    原来,自魏延运用连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