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定广侯 (第2/3页)
战船尽灭,大明水师随时可以分出力量入长江助战。而湖广四周已备好了兵马,只要何腾蛟稍有不臣之意,忠贞营立刻便会切断长沙和武昌的联系,同时几路兵马合围武昌,湖广藩据势力旦夕可破。
当然,若是何腾蛟能够识时务,主动放弃湖广王的幻想那是最好,毕竟大明发生任何一场内战,受益的都是建虏。
徐尔路见朝中都在各自议论,当下带头躬身道:“辅政王殿下英明!”
众臣这才反应过来,忙跟着齐呼,“殿下英明!”
待封赏之事议罢,朱琳渼又示意礼部尚书朱继祚,“朱大人,你再将孝陵大祭的安排与大家说一下吧。”
“下官遵命。”
朱继祚随即走到殿前,转过身来,高声道:“依旨,二年十一月二十,天子孝陵祭祖!文武百官寅时集于午门,礼部备祭礼、用具。卯时出朝阳门……辰时天子与文武方门焚香……”
祭孝陵乃是数日前便已定下的要务。南京虽已光复许久,但先前天子人还未到,这首次祭奠意义重大,非天子亲自主持不行,故而一直拖到了现在才得进行。
其实朱琳渼对这个祭陵的时机还是比较满意的。
封建时代祭天、祭皇陵是皇权正统的宣示与象征,都是天下瞩目的大事,对增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极为重要。这也是历史上郑成功北伐时还未打下南京,就忙着筹备祭孝陵的原因——宣示大明仍旧强大,令天下子民那颗因朝廷屡屡败于虏、寇而凉透了的心重燃希望。
故而祭孝陵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增强大明上下的凝聚力和信心,若是之前刚拿下南京就祭陵,就远不如眼下以连番大捷祭告祖宗的效果更好。
待大祭孝陵之后,正可趁天下士气大盛的良机,一鼓作气杀过长江去。而建虏此时再没有可用的水师协防,又刚刚折了吴三桂这员大将,战斗力对比明军已大不如从前。可以预见,此役收复淮河以南的国土应当是十拿九稳的,甚至可能一口气打到山东去!
散朝之后,官员们不论新派还是旧派,不分科举出身还是格致出身,皆是三五成群地高声论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四川、莱州接连大捷,马上又要大祭孝陵,大明的势头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