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2/3页)
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说,新朝已经没他位置了。
再看那宣读旨意的人,正是首倡辅政王继位的杨阁部。他能在奉天殿当众升贬满朝文武,又是何等威风!可见其日后必然位高权重。
在其后的圣旨当中,又将严起恒、宋高谊、刘湘客等十一名在近来在“土改”及天子被劫事件中上蹿下跳之人“升”了闲职。至于被抓到切实证据的黄景昉等人已被刑部下了狱,却不在此列。
念完了要“处理”的官员,杨廷麟又继续道:“原工部侍郎宋应星,履职兢兢业业,多有功举,遂擢升工部尚书。
“原工部郎中方以智,宣劳勤勉……擢升工部左侍郎。
“原礼部右侍郎徐尔路……擢升礼部尚书。
“原宣部郎中洪思……擢升宣部左侍郎。
“原宣部主事田壮飞……擢升宣部郎中。
“原吏部郎中曾剑……擢升刑部右侍郎。
“原户部员外郎张沧海……擢升户部右侍郎。
“原工部主事姚启圣……”
随着杨廷麟念完“钦此”二字,汉兴朝前期的朝堂班底便算是基本定了下来。当然,为了保持朝局稳定,朱琳渼只动了三十多个人,更大的人员调整还得以后慢慢来。
不过他此次将朝中核心位置几乎都放上了自己用着放心的人,另外还大量任用格致学的人才。尤其是工部,六品以上已经没有一个不懂格致学的官员了。
除了外廷朝臣外,朱琳渼对内廷也做了较大调整,比如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换成了马文晟和冯康。不过内廷基本算是天子私事,倒不用专门在奉天殿宣旨了。
待人事工作安排完毕,朱琳渼又亲自起身高声道:“新晋刑部侍郎曾剑听旨。”
曾剑忙出列跪道:“臣在。”
“着由你主持,刑部、大理寺、吏部、七科协办,彻查泰征帝被挟掠之大案!此乃谋反极罪,绝不可使一人漏网!”
曾剑以及被提到的几个部门主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