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六十九章 蒸蒸日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六十九章 蒸蒸日上 (第2/3页)

上前,说了江北新复之地土豆、番薯的种植情况,末了,他又道:“陛下,臣前番使人在山东一带实地探访,发现济宁以北更适于种植玉麦,便令人备了些种子,不知可否……”

    玉麦?朱琳渼大为疑惑,又仔细询问,根据张大人的描述才终于搞明白,他说的应该就是玉米了。

    这东西在大明已有种植,不过范围极小。张沧海是因为搞土豆、番薯推广立功,才得以步步高升,故而对新作物极为上心,得知玉麦在北方产量非常高,便毫不犹豫地推荐给了天子。

    朱琳渼也是大为欣喜,玉米也是宝啊!不但可以作为日常口粮,而且还是优良的军马饲料,当然,是作为特殊情况下改善马匹体质用的。

    他当即拍板,“这是好东西,既然张部堂已做了准备,那便放心去推广。对了,”他转头问冯康,“山东那边皇庄土地丈量得如何了?”

    冯公公忙道:“回皇上,这时日着实太短,只来得及收拢了投虏犯官的田产及无主地,详细亩数还未能统上来。不过奴婢担心误了春耕,便安排了人手先召集承包户,定契约、发种子、农具让他们耕种,等丈量到了具体地方,再补契约上的土地尺寸。”

    这太监倒是挺懂得灵活变通,朱琳渼颇为满意,又吩咐道:“皇庄土地如有还没完成播种的,尽可种些玉麦。”

    说到这儿,他忽然想起,玉米这东西不是非常适合套种吗?套种可是能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利器,怎能不尝试一下?!

    土豆、番薯、玉米加上套种,农业方面的“金手指”很快就会全部出现在大明,往后即便是小冰河期,华夏的土地上也再不会有严重饥荒发生!

    当然,朱琳渼也只知道套种大概是怎么回事,具体操作却一无所知。但他相信,凭大明百姓的实践能力,只要知道了这个概念,必然很快就能摸索出可行的方案。

    于是他望向张沧海,“等会儿你留在乾清宫,我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