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国家宝库(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9章 国家宝库(2) (第2/3页)

   入眼处,一个个玻璃柜有序排列着,有大有小,不过每个玻璃柜的颜色不同,有的透明无比,有的是深色覆盖。

    这应该是根据各种宝物的受光程度确定的。

    项易航和秦如雪虽然有神念,但是并没使用,而是跟着王部长一个一个参观。

    不过参观了十来个之后,项易航就开始失去耐心。

    这里的所谓宝物,以古董居多。

    平时在外面炒作的古董,其实这里才是真正的原件,外面陈列参观外访的,绝大部分都是高仿。

    “越王勾践剑?有点意思。”项易航听了那个博物馆馆长的介绍,说了一声。

    “这勾践剑原来是法器,怪不得能埋在地底几千年而保持锋利不变。”项易航传音对秦如雪说道。

    “嗯,不过看起来比我们炼制给无量道主三人的兵器还要好一些,看来那个铸炼的师父修为、造诣都比我们两个目前要强。”秦如雪回答。

    “它的材料,貌似也比我们用的材料要好。”项易航说道。

    在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地球的修真还很繁盛,修士多,修为高,灵气充足,修真资源也丰富,那时期的法器自然也强悍很多。

    不过这把越王勾践剑,项易航估计在当时并不算是很好的法器。

    毕竟当时的越王勾践,根据历史记载,并非是大修士。

    但是勾践应该也是练气修士,如果是常人,应该忍受不了在吴国的三年忍饥挨饿、非人折磨,也做不到卧薪尝胆这样的苦差。

    项易航很想将这把勾践剑据为己有,不过他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说这是国家的镇国宝物,就是拿了,也会对自己的志气带来一种压制,会因此滋生投机取巧、正气不张之心,长此以往,人会慢慢变成邪性,最后入魔。

    此后,项易航又跟着王部长等人参观了司母戊鼎、金缕玉衣、毛公鼎等文物,以及如《兰亭序》、《五牛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甚至还看到了出土版的《道德经》。

    这些文物,对项易航而言都价值不大,唯一有所收获的是《道德经》,里面对“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有了另一种说法,因为现实版的这句话,有点逻辑矛盾。

    比如现实版中前面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说人是“域中四大”之一,但是后面却又说“人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