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52 过年啦(感谢温暖的打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52 过年啦(感谢温暖的打赏) (第2/3页)

他敢说,现在姚夫人如果真的不依不饶去医院里搞破坏,那他们和儿子的关系将会势同水火,难以挽回。

    知子莫若父,儿子这个人是吃软不吃硬,索性就依了他的性子,冷处理一段时间,让他自己慢慢的醒悟了。

    毕竟像她们这样大户人家,选媳的标准除了家世背景好之外,姑娘家的名声也要清清白白。

    像田媛媛这样不知道分寸的女人,时间长了,新鲜劲过去了,许儿子就会迷途知返呢。

    医院的vip套房里,外面白雪皑皑。室内温暖如春。

    在他们住院的当天晚上,夜里就纷纷扬扬下起了鹅毛大雪。

    一夜过后,整个世界都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看起来分外美丽。

    “往年过年,我们老家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我们那里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奶奶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有送灶王爷上天的风俗习惯。”

    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田媛媛缅怀着过去。

    以往像这样大雪过后她就会和弟弟堆雪人玩耍。

    但是今年不成啊。

    伤筋动骨一百天,等到自己腿脚好的时候,雪也早就该化了。

    “家家户户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王爷。

    “还备上纸钱,扎上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王爷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奶奶就对着灶王爷像嘀嘀咕咕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

    姚宏伟听完就笑着接口道:

    “你们老家跟我们这里大同小异,我们这里这种风俗习惯已经没有了,但是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

    田媛媛让他把床摇高一点,脊背往上坐直了一点,又接着说:

    “过了廿四夜后,家家户户越发忙碌了,里里外外大扫除,俗称掸檐尘,各家忙于洗涤被褥帐子,酿酒、炒花生和蚕豆,跑到镇上采购吃的用的东西。”

    在田媛媛的老家,家家户户普遍都要磨粉蒸糕,因“糕“和“高“是谐音,主要图的是年年高的好口彩。

    像那些有钱人家以蒸松糕为主,蒸的是粘糕,主要蒸蒲鞋底糕;而穷苦人家则用高梁粉、白玉米作为蒸糕的主要原料。

    此外人们还要备些锡箔、纸钱、香烛、元宝、茶食果品之类的东西作祭品以此敬神。

    除夕前几天,家里还要挂尊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的墙上,摆好祭品,待大年夜一到,点上香烛,让后辈瞻仰。

    除夕前人们还进行打囤子,即把石灰装在麻袋里,往地上打印,企盼来年粮谷满仓这些活动。

    田媛媛吃着医院里提供的年夜饭水饺,猪肉芹菜馅的感觉还不错。

    这是小护士刚才送来的。

    “我还是第一次在医院里过年,你别说,还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呢!”

    田媛媛觉得这些都很有新奇感,连姚宏伟也觉得这一碗普普通通的水饺变得分外好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