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酒 (第1/3页)
文家村的大棚菜也开始准备了,这些菜卖到县里的收购站,或者送到市里的收购站去,不仅能给大家换来布票,糖票、工业票等,还能给大家带回来更加丰富的食物,每一次去送菜,都会带上几个半大的孩子,文继先说,这是为了让村里的人多见见世面,若是大人想去,也是可以的,现在即使有钱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因为要凭票购买,更何况,他们文家村不仅能种田,能打猎,村里有大夫,就连生活用的布料都能自己织。村里人缺少的,也就是见识和学识。对于文继先来说,如何同人相处,不卑不亢,这也是一门学问,可惜她的女儿有点教歪了,他那个时候跟女儿强调的是,一个女人不能没有傲骨,应该如雪中寒梅一般,可惜,他的女儿不仅一身傲骨,更是傲气外露,一点不可亲。
村里最近都在忙着生产,年轻的姑娘媳妇,一般都是在忙完了地里的活儿,抽空去学习织布染布的,成手则直接不用下地种田了,可是织布也不是轻省活儿,尤其是屁股坐不住的,别说织布绣花了,就是纺线都得一群人挤在一个屋子叽叽喳喳边干活儿边聊天。和文桃同龄的人根本和文桃没有办法相处的很好,如文桃一般,一坐一天,一句话都没有,这可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每个月的十五是赶集的日子,一般就是十个生产小队,也就是村子,到附近的乡里或者镇子赶集,出售或者换取农副产品,到供销社购买日用生活用品。还有到医院开药的,看病的,这次赶集,文桃和村里的一些妇女一起去赶集了,带着灰色的毛围巾,深蓝色的夹袄,裤子,皮鞋。手上拎着一个布袋子,帆布做的,还带着盖子,让人看不到里面放了什么,有村里的妇女带着篮子,里面有自己家里积攒的鸡蛋,到收购站可以换粮票布票肉票,或者一些钱,可以到供销社消费一把,逛街是女人的天性,即使这个集市上的东西,根本不会有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