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剁绊脚丝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剁绊脚丝儿 (第3/3页)



    沙土也要穿两遍甚至三遍,晾干了,用锣接去上面的硬块,锣下面的热热再晾温了就给孩子用。

    王晓华-梅回来的时候,王晓叶已爬出两、三米,一边爬还一边回头看王张氏,那意思好像在说:“看我爬的快不?”

    王晓华-梅赶紧走过去,把她扶起来,两只手牵着她的两只小手儿,让她学走路。

    王晓叶走的很熟练,仿佛会走路的孩子一般。

    王晓华-梅又把自己的手抽回,让她自己走。王晓叶怔怔地站在原地,扎撒着小胳膊,一步也不敢走。

    “来,叶叶,过来给你甜甜。”王晓华-梅将手里的半块儿糖果拿给她看。

    果然奏效:王晓叶一听说“甜甜”眼睛一亮,扎撒着胳膊往前走了两步,“扑通”摔到了。

    王晓华-梅又把她扶起来,继续让她自己走。

    这一次迈出了四步,又摔倒了。再扶,再走,在摔倒……

    “奶奶,小妹妹会走路了,快给她剁绊脚丝儿吧!”

    当王晓叶走到五、六步能站住的时候,王晓华-梅对王张氏说。

    “你还知道剁绊脚丝儿?”王张氏和王连氏同时说。并把眼光望向王晓华-梅:别说一个傻子了,就是正常的孩子,也不可能知道“剁绊脚丝儿”是什么?什么时候剁。这孩子——真神了!

    原来农村里有一种习俗:人死以后,要把两只脚用麻绳捆起来以防诈尸,俗称“绊脚绳”。

    鬼魂是要轮回的,它再托生为人成为婴儿后,在会走的时候,就得把这个绊脚绳给剁开,孩子才能顺顺利利学会走路。一般人家都要给孩子举行这个仪式。

    其实仪式很简单:一个人在前面逗引孩子走路,在迈步的时候,一个人用菜刀在孩子的前后和两腿中间,象征性地向地面各剁一刀,仪式就算结束了。

    这样的仪式一般都在生过孩子的妇女和老人之间流传。由于仪式简单随意,几下就完,小孩子很少有知道的。

    今天偏偏被一个“傻子”说了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