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伙房里的议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伙房里的议论 (第2/3页)

的锅都让自己藏起来了,要是留下一只,此刻就能用上。十分后悔怎么就没留下一只藏起来!

    没办法,现在要想吃熟地梨儿,只能到伙房里去煮。

    “要不,你洗干净了,用食堂的锅煮熟,那样好吃的多。”腊梅对王晓华说。

    “人家会让?”王晓华疑惑地问。

    腊梅:“趁他们不做饭的时候。我给王馒头说一声去。”

    王晓华:“你连说话都没劲儿,行吗?”

    腊梅:“没事,这会儿不发烧了,我慢慢着。”

    伙房里炖肉的炖肉,揉面做馒头的做馒头,忙的热火朝天。

    蒸馒头的锅倒是暂时闲着,但如果再添上几个孩子煮地梨儿,伙房里就转不开身了。腊梅哪里还好意思张嘴!

    “腊梅,有事吗?”腊梅正要转身离开,王馒头看见喊住了她。

    “起伯伯,你们的炒勺今儿上午还用吗?”腊梅赶紧转变了思路。

    王馒头:“你想干什么?”

    腊梅:“昨天下午我们挖了一些地梨儿,想借个锅煮熟再吃。”

    王馒头:“拿去吧,今儿上午不用。不借给谁,起伯伯也得借给你这个大命之人。”

    腊梅:“谢谢起伯伯!”

    锅借来了,腊梅又指挥孩子们用三个整砖支起一个简易“灶”,然后让郑存梁抱柴火、王秀春添锅,王晓华洗地梨儿。然后三个孩子围在“灶”前烧火。

    腊梅则在耳屋里坐镇指挥。

    由于三个砖都紧挨着地面,烧这样的“灶”是个技巧:火着起来以后,必须让“灶”里的柴火有些悬空,风能吹进去,火势才旺。否则,光熰烟,不起火。

    三个人把火烧的一塌糊涂,光冒烟,不起火苗。

    腊梅又让郑存梁找来一块砖,放到“灶”门前,把“灶”里的长柴担在砖上,“灶”里的火苗一下“腾腾”燃烧起来。

    地梨儿很快煮熟。腊梅又指挥人们把“灶”拆除、灰烬打扫干净,地面上不留一点儿痕迹。

    送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