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68 喜事连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068 喜事连连 (第2/3页)

过完年,也不用再出门,我雇他们来修马路,外面工地上开多少工资,我照样开多少工资,大家说好不好?”

    乡亲们手掌拍红了,眼睛都哭肿了。

    留守老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待家里,时常给儿子儿媳妇儿煮煮饭,扫扫地。

    老人的心其实很简单,能看着儿女就行。

    留守在村里的孩子们更是每年都盼着父母亲早日回来。

    陪着他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可是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去扛钢筋,钉木板。

    张豪一想到这些心里酸溜溜的。

    但冉会长这个提议恰到好处,两头兼顾了。

    不出门就能挣钱。

    而且让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修二级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

    等着二级路完工起码要三年吧,三年的时间,万灵村的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了。

    油茶,野猪养殖,还有酒厂,甚至更多。

    到时候在家里就能挣钱,谁还愿意大老远的出门?

    如今农村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留不住生产力。

    根本性原因就是土地里无法生钱来维持生活,养孩子,孝敬老人。

    张豪在幻想万灵村回到七八十年代大生产时期的热闹。

    家家户户不只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而是几世同堂,快快乐乐。

    张豪深知这条路不好走,但没人走,那么根本不叫路。

    作为一个村的领路人,理应走在最前面为乡亲们开路。

    再说过程不一定就遍体鳞伤,不是还有土地老儿帮忙吗?

    张豪重新坐到位置上再次提议给冉会长最热烈的掌声。

    ……

    开完会,乡亲们脸上挂着笑容相继离去。

    孔支书邀请冉会长去家里吃饭。

    加上张豪的死拉硬拽,冉会长答应了下来。

    吃饭之前,张豪还带着冉民参观了酒厂和野猪养殖场。

    冉长民有所触动,自己在张豪这般年纪的时候都没有如此魄力。

    “自古英雄出少年阿,小张,你是真了不起。”换作冉长民由衷的夸奖张豪。

    张豪略微低了一下头,以示谦虚。

    去到孔支书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