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一章 不欢而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一章 不欢而散 (第2/3页)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与倭寇合作,或者准确一点说,是他们在背后支持倭寇,为什么倭寇那么难围剿,就是有着他们通风报信,内部走漏了风声,还想剿灭倭寇,做梦呢吧!”

    这,空明大师和玄空子对视了一眼,他们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样子,居然会有官员在支持倭寇,支持倭寇能得到什么好处呢?都是做官了还需要这些倭寇的帮助吗?

    王鹏一开始还对于有官员支持倭寇抱有一丝怀疑,可是当他逼问第一个官员开始,那份怀疑已经消失了,这一切的原因可以说是海禁!

    《大明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极其严格,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铜钱、缎匹、丝绵等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

    可是海上经商的暴利实在让人动心呀,所以一些胆大包天之徒便与倭寇勾结,伪装成倭寇这样便没有了后顾之忧,肆意的经商,可是后来经商慢慢演变成了一些凶暴之徒加入倭寇,一起对沿海一带百姓的残害。

    而明朝的官员的俸禄依然是极低的,那点钱根本不够他们花销的,自然要想办法赚钱了,这些读书人读书在行,让他们经商他们会个屁,正好有一些伪倭寇的头领找上了他们求一个庇护,就这么他们便勾搭上了。

    官员与倭寇之间一直有书信来往,王鹏从倭寇那里搜刮出了书信,便一个个的找上门,挨个询问他们事情。这些事情都是王鹏将大明的各种刑法用在那些官员身上,才得出的结果,不过一般没几个能撑的过‘千刀万剐’的,最好的一个就是撑到了‘刷洗’就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哼,未必吧,那张大人是读书人,怎么会勾结倭寇呢,或许是有人弄错了也不一定呢。万一是诬陷呢,这阉党可是一直在残害忠良。”刘明怪声怪气的说道。刘明是个读书人,他自然不会相信张衡之会与倭寇勾结,他相信可能张衡之是被人诬陷的。

    “三弟!”空明呵斥道。这么说话,跟直接说王鹏是误杀忠良有什么区别,就是真的有什么误会也不应该这么直接说出来呀,空明对自己的这个三弟也是有些头疼。

    刘明是个书生,相信一个读书出身的张衡之,不相信王鹏,王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