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自古颍川多谋士 (第1/3页)
颍川之行既短又急,甚至项成也不过短短冲杀一阵,还没有在幽州那种棋逢对手的快感。讲道理颍川黄巾并不弱,至少不会比幽州黄巾弱。怪只能怪波才此人刚愎自用且听不得别人劝说,才造成如此大的损失。而让项成意外的是,这八千逃兵在听闻自己的计划以后竟然是没有一人打算离去。也许是他们良心发现如果这一次在离去,这辈子恐怕都要背负着逃兵的名号,也许是他们想离去的人看见并没有人第一个出来所以才未曾离开。不过总而言之这一现象证明了项成的判断至少是对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些人总的来说还是想改过自新的。
连夜修整过后,白仁作为黄巾军中少有的文官,这一刻躺在马车上呼呼大睡。不过这觉睡的却不怎么踏实,动不动变会眉头皱起,也不知道白仁在梦中梦见了什么。之所以睡觉不踏实,大概就是因为这队伍中最厉害的两个人此刻没有陪在自己身边吧。
这队伍中最厉害的两个人,似乎不用我说大家都是是谁。没错正是项成和马忠两人。
项成本想自己一个人去搞个大事情,奈何马忠非要跟着。毕竟这么好玩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参与,上一次项成远走常山县马忠都没有跟着,这次说什么他都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先回去了。因为这次项成想搞的大事情,和上次几乎如出一辙,这次也是寻人,不过不是武将,而是谋士。而颍川最有名的的谋士是谁呢?出了颍川颍川荀氏的八龙之外,恐怕就要数这寒门学子郭嘉郭奉孝了。
颍川荀氏乃是名门望族,三国时期最最出名的便是荀彧荀攸叔侄。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此时的荀彧年纪二十有一,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而作为侄子的荀攸今年却已经二十有七,再过不久便是而立之年。
这两人在项成的心中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第一梯队的谋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