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回家茶窝乡,赶集遇同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六、回家茶窝乡,赶集遇同学 (第2/3页)

中了。

    二木就对四木说“四木,要得,等我那边稳妥了,就把你也接下去,在城里上中学。”四木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时,青龙正不停地在扯着二木的裤脚,二木见了,喊道“青龙,未必你也要到城里上学吗?”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农村的农活忙在春秋两季,不仅活多量大,关键是时间紧,是要和老天爷争时间,所以常常就有“抢种”,“抢收”的说法了。

    二木回来后,家里就多了一个生力军,谷子收回了,打了晒了堆进了屋头,包谷也掰完了,就连山坡上种的魔芋地二木也带着三木和四木好好地整理了一遍,除了杂草,也加了人工肥料。

    二木看到自家屋里还有一大堆去年收成的还没有处理加工的魔芋块,二木就对父亲说想把魔芋煮成魔芋豆腐,然后乡里赶场的时候去卖了,给家里增加点收入。邓大山当然同意。二木回来后,身体还是一样的壮,农活干得又快又好,邓大山看在眼头,喜在心里。

    魔芋豆腐的做法是把先把从地下挖起来的魔芋茎块洗干净,然后把皮刮掉,切成一块一块的,块的大小以能放进石磨的磨心为好。切成小块后就用石磨磨成浆,边磨边加水,一般要磨两次才能充分把魔芋块磨成浆。在第二次磨的时候要加入碱水。魔芋豆腐成败的关键是要掌握加水量的大小,过稀不能成型,过干则不好吃。最后是将磨好的浆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倒入大锅用火直接燃烧煮熟,煮的时候,边煮边搅拌,然后熄火冷却,如果插入的筷子能立得稳当时,就可用刀在锅内将其切成一个个大的方块,再加入清水煮透,最后把它取出放入清水中贮存。整个过程也是很烦琐的。二木和三木四木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把自家的上百斤的魔芋做成了成品。

    二木一大早就起来了,今天八月二十号,是茶窝乡的赶场天。二木早早地叫起来三木和四木,给父母说了声,就起身去赶场了。

    茶窝乡的赶场天是逢十进行的。一个月就三次。如果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也会推迟。农村的赶场也叫赶集,是除了春节以外的最热闹的日子。这个时候,乡里四面八方的农民都会带着各家能拿出来换钱的东西,纷纷来到乡上,沿着乡政府周围狭窄的街道两边,摆上自己的东西。

    二木是用家里的背夹狠狠地背了一大木桶的魔芋豆腐,三木背了一背篼的蔬菜,四木却是用蓝子提了二三十个鸡蛋。大黄却是一路欢跳在他们身前身后。到了乡里的时候,已有不少的村民摆好的摊子,他们三兄弟也找了一个地方把东西摆了开来。

    今天的天气也是非常的好,没有一丝云彩的天上湛蓝蓝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人头躜动的集市上,四处的吆喝声高低起伏,这里没有汽车声,没有喇叭叫,没有浓浓的黑烟,也没有刺鼻的味道,却是一派安详宁和的世外乡村。二木自己也沉浸在这种纯朴的充满浓烈乡情的氛围中。

    要到中午的时候,三木的菜就卖得差不多,有一个40岁左右,乡干部模样的中年女人买得最多,大概有10斤,她拿起菜边走还边说“今天这个娃儿的菜还多新鲜咧”。四木的进展也不错,鸡蛋也买了一半了。只有二木上午的只卖了二十多斤出去,差不多还有一半没有卖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