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千呼万唤来,项目终落地(一) (第2/3页)
去实地看一下,周雨婷也跟着去看看。两位看了后,我们再来商议具体的事项。另外,两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和需要,可以直接来找我。”
文文他们考察的第一站,自然是花越乡。去的那天正巧花越乡党委书记孔希锦因病在县人民医院检查,接待工作就由谭乡长全权负责了。谭乡长已经把县里的八五农业规划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同时也根据花越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但是最后谭乡长发现,这些所有的措施归根结底都要两样东西:一是资金、二是技术。尤其是资金,没有资金什么都启动不了。而花越乡本就是穷乡,学校老师的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完成,根本拿不出这么大笔钱来发展项目,谭乡长一措莫展,正陷入焦头之中,却见二木和狄局长领着文文他们来了,而且说是要来花越乡考察中药材项目的,这让谭乡长喜出望外。他兴致极高地当起了专职的向导来。
在庙儿村的赵有才和汪得富的陪同下,文文他们几乎走遍了花越山上能出产万贝母的所有地方,文文他们发现,能产万贝母的地方范围很大,而且大都是些荒芜,偏僻和险峻之地,土质要求并不高,而且不与现有的作物争夺土地资源,这让汪子鸿很兴奋,他说:“在如此原始自耕的条件,竟然能出产这么好的万贝母,没有想到。“他对进行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种植也更具有信心了。
让汪子鸿更没有想到的是,在花越山上远非出产万贝母一种药材,花越山其实就是一座中荮村的宝山,这里出产的杜仲、当归和天麻等等都是品相上好的中药材,在省城都能卖上好钱,如果再进行一定的加工,价值会更大。
在当天晚上,文文和汪子鸿在赵有才家里,领略到了包谷酒的醇香和魔芋大餐的魅力。谭乡长看出文文两位是真心实意要来万水县作项目的人,他也希望把花越乡的魔芋项目发展起来。在他的领导和鼓动下,他和赵有才、汪得富三人怀着要把项目留在花越山上的信念,把花越山人劝酒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最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