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青干班第一,大巴东扬名 (第2/3页)
织部长。不过,在他到地委组织部工作的这6年时间里,华丹白仍坚持兼任着党校校长。这次考题就是由华部长亲自设计的,综合课程考的是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静态的知识;而论文考的却是学员对知识的应用,对理论的理解,是动态的知识。华校长更看重的就是后者。
二木的文章华校长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二木文章的题目是《走特色之路,兴万水农业》,洋洋洒洒一万两千字,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华校长看完后,忍不住叫道:“有文如斯,痛快也”。
二木以流畅的文笔,把万水县农业经济发展这个严肃的主题,写得极其生动自然,但又相当的严谨。文章中有理论,有高度,有数据,有事实,有论证,有措施,有预案,所有这一切要素,都被二木合理地安排在了万水县这个统一体内。二木文章的文采更是斐然,夸张地说如果把文章中的数字和数据抽了出来,剩余的文字便是一篇精彩的了。
蔺皓南副校长看完了二木的文章后,也叹道:“写得非常不错!想不到二木能把严肃的东西也写得如此的通俗和透彻!”
蔺皓南副校长又对华部长玩笑道:“二木幸好还只是个带括号的科长待遇,如果不带括号,还指定不知道有多厉害咧。”
但是,华部长的内心却是知道二木有多厉害的,因为这个题目竟然是去年巴东省全省地市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结业论文中的两选题之一!!另一题目是关于党建工作的。华部长甚至认为,二木的这篇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完全能够达到去年全省地市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结业优秀论文的水平了。
党校礼堂的青干班结业典礼会场布置得欢快而热烈,在会场主席台的上方,写着“巴东地区党校91级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暨欢送大会”红色大字的横幅高高悬挂,十分醒目。
三个多月前,首届青年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