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佳国出对策,重生锅罐厂 (第2/3页)
又不具备技术优势的小渔村办起了钢铁厂,最后还办成了钢铁集团,效益好得不得了。
大王庄在王力生的率领下很快成了全国改革的先锋,更重要的是大王庄成了华国第一富村,其年产值甚至比一般的省市都毫不逊色。真正达到了“富可敌市”,“富可敌省”的发达程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王庄村民的福利待遇那是相当的好,很多人为了成为大王村的村民甚至愿意拿出几万,到几十万的价格。这与当时农村人纷纷向往城市的潮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真正让毕佳国副县长受到刺激的却是大王庄那些村干部的奢华生活方式:二十几个村干部全部都配有豪华的进口日本车,每个人都配有专职的驾驶人员,每个人每月的经费为两到五万,每个人都分配有专门的单幢三层小楼。这一切和自己堂堂一个县长比来,真是差得太远了。毕佳国觉得过去的那些清淡,平凡的日子算是白过了,他要改变这一切。
回到万水县后,毕佳国就提出了一份国有企业的承包改制方案,这份方案顺应时势,得到了县委的批准。毕佳国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让毕晓凡到万水县锅罐厂任厂长兼党委书记。万水县锅罐厂是当时万水县的明星企业,效益好,待遇好,是万水县人人向往的企业。毕晓凡在万水县锅罐厂任职两年间,大权独揽,把万水县锅罐厂经营得如同自家的后院一样,毕佳国也充分享受到了这种安排的好处:不管要多少钱,不管报多少帐,毕晓凡一支笔签了就是。毕晓凡本就不是经营企业的人,心思现在更用在了如何搞钱,用钱方面了。这两年下来,红红火火的万水县锅罐厂就变得有些千疮百孔了,有时连工资都要拖着发。这两年万水县锅罐厂还以各种名义得到了几百万的银行贷款,这更是一个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了。
毕佳国清楚地知道万水县锅罐厂的问题迟早是要暴露的,也迟早要解决的。前些日子由于周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方面,现在农业方面已有了很好的进展。“工业富民”是周书记亲自制定的战略,他缓过劲来一定会开始动作的。毕佳国感到了时间的压力,他必须拿出解决方案来。
于是,毕佳国就提出万水县锅罐厂破产出售的方案。这个方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