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40章 西南计划(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40章 西南计划(1) (第1/3页)

当然,有采取新的行动之前,基地建设之事必须安排好。工程技术方面的事,其实用不着李远白操心,理论上讲李远白的军事素质里,并不包括永久工事构造。

    李远白需要做的,是给中级智能生化人里的建筑工程师叙说摩天岭基地的功能,譬如如何歼敌,如何防空,如何长期驻扎,部队规模等。而建筑工程师则根据这些“功能诉求”结合地形进行巧妙而有效地设计。

    建筑工程师设计好了,其他相关工程师便可以指挥几百名工程人员,利用1930年代的各类施工机械,对摩天岭上上下下进行全方位的建设。

    直到建设好,对工程的验收与评估等,皆有人执行,李远白只是把心中所想说出来便行。这个,可不正是后世人的强项么,说想法头头是道,动手做却万般陌生。

    与基地建设同等重要的是练兵。

    打了两处矿山,李远白实得900余人。其中年龄或各方面适应当战兵的,大约只有550人。

    李远白将其编制为11个新兵排,每个排50人,每个排由智能人教官带队训练。就是范际春等人,也得参与训练。

    因为,李远白自己进阶到“团级精英士兵”后,对于如何建设一支战力强横的精锐部队有了新的想法。

    其实,所谓的精锐部队,其最根本的不过是“标准化”罢了。在热武器条件下,战争的所有环节,其实都是可以模拟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所谓的名将,更多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

    譬如二战中的诸多战役,你只能看到将军们在宏观层面调兵遣将的别出心栽,但在一场战斗的安排上,如何排兵布阵,如果利用地形,重武器轻武器各摆那儿等,这已经成了科学化、标准化的东西了。营连长们,只要按照标准布置下去即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员。而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显得非常苍白。

    也因为如此,李远白认为范际春等人有必要像普通士兵一样,对其进行一次回炉,让其感受部队标准化训练、管理,以便此后带兵时,能与部队要求自然无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