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88章 整军备战(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88章 整军备战(1) (第3/3页)

130L百公里。

    一个坦克组,就是3人。一辆坦克要形成战斗力,必须要三人配合密切、协调。

    有军事发烧友可能看出,这个所谓的GS-Q型坦克,不就是著名的T-26坦克的缩影么?李远白前世属于半个军事发烧友,有些数字大体上还是记得的。

    确实是这样,但系统并不给解释。

    在坦克这一块,系统虽然自吹应有尽有,但实际上也只有两款坦克可供选择,一款就是这个GS-Q型坦克,另一款则叫GS-Z型坦克,其重量25.3吨;乘员数4人;发动机450马力;最高行进速度公路50km/h,越野42km/h;最大行程公路450km,越野375km;耗油量公路130,越野170;燃料载量409升+150升附加油箱;爬坡性能31°;涉水深度1.11m;越障高度0.73m

    越壕宽度3m;主要武器:76.2mm坦克炮,30.5倍口径,备弹61发,仰角-4°~+29°;辅助武器:2X7.62mm机枪,备弹2898-4725发。

    显然,这款坦克的战斗力在东方,或在未来几年内都不会过时,但李远白却暂时没有装备。因为他从这些数据看出,这完全就是一款T-34坦克数据的翻版,而且那个“Q”、“Z”两字,貌似代表“轻”、“中”,也即这两款坦克,分别叫“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呢。既然这样,李远白自然不会突然兑换出GS-Z型坦克了。因为其相对应的T-34坦克,还要过几年才面世呢。此时李远白将其兑换出来,等于是加快了世界军备竞赛步伐,客观上是对敌人力量的加强。

    此外,则是李远白发现了一个规律,随着系统级别的升高,其系统军品费用也有逐渐下降趋势。虽然系统现在的军品与现实世界的型号基本不接轨,但从一些传统军品的性价比上,李远白还是看出了这种降价趋势。

    譬如这个GS-Z型,目前每辆的价格正好是10万,而GS-Q型则是每辆2万。虽然二者吨位差别较大,战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但也不能说一辆能顶五辆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