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关东军换将 (第2/3页)
白一交性地兑换了4颗,根据银行安全专家的建议,将其分别置放于不同的位置,目的是让爆炸更具破坏力,更具声势。
……
李远白对沈阳的总炮击时间没有超过一刻钟,在这中间,也有小股日军开始向着物资转运站运动,并且做好了战斗准备。任谁,此时炮击关东军司令部,也是大日本帝国的敌人。
但是,即便这些最早行动之日军,到达物资转运站时,也只看到遍地的熊熊大火,至于李远白等人,早就在情报人员的带领下,循着小路遁出了沈阳城。
此时的沈阳城,是有城墙的,但这个城墙,对其他人来说是一道天堑,但对于李远白,不过是两个纵步再加一个侧返跳的问题罢了。而到了城墙的李远白,立即垂下两条软梯,众人只花了几分钟,便隐匿于城外的白雪之中。
城墙外,不是有护城河么,李远白那么容易出去?其实,问出这个问题的,根本不懂近代城防设置,沈阳也确实有护城河,在但热兵器时代,护城河的作用早就降到了最低,而且无论防守方或进攻方,都不会把护城河放在眼中,于是,不要说沈阳,便是整个华夏,护城河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年久失修、无人管理,一些地段,早就成了干河沟,另一些地段,则被各类垮塌给填满了。
李远白离开了沈阳,但沈阳的鸡飞狗跳并未结束。
原因在于,轰击沈阳的那些抵抗分子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好吧,人可以躲藏起来,可那些大炮呢?后来的炮兵参谋出面证明,轰击南满司令部、满洲国皇宫、满洲近卫师的火炮,并不是山炮或步兵炮,而是至少105毫米的榴弹炮(此时,120毫米迫击炮面世的较少,日军也没全面装备),这样的重炮,难道能上天入地?所以,找,到处找,发动全体人员找,一定要把大炮找到!
不过,沈阳可以这样,但在长春的关东军司令部却不能这样。
南次郎在决定发出辞职电之前,还是要“站好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