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5章 铁岭战役(1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55章 铁岭战役(15) (第3/3页)

,敌人没有拿出重型火炮,但却拿出了相当于1个炮兵连的中型火炮,而且这中型火炮貌似是大日本帝国基本没有装备的81mm口径左右的中型迫击炮。

    对于日军而言,大规模装备这种81mm中型迫击炮,貌似正好与其国力匹配,日本陆军想用真正的大口径重炮,确实面临着诸多困难的。

    但是部队装备的编制,却不是有能力装备就一定会装备,它涉及到装备之间的配套与平衡,在一战二战之间,好装备层出不穷,仅仅是步兵支援火炮,就有各种形式及各类。

    而日军选择的便是步兵炮。步兵联队装备炮中队,步兵大队装备炮小队,有时炮兵的编制会提升一格,即步兵大队装备一个炮中队,步兵联队装备一个炮兵大队,当然步兵中队是不装备炮小队的,只是作战时会根据需要,临时配属一个炮小队协同作战。

    日军如果选择了步兵炮,又去选择迫击炮,这种装备,显然就重复了。这种重复,会让部队变得臃肿不堪,更会让部队性价比大幅下降。

    应该说,日军选择的步兵炮,在华夏战场是有优势的,因为华夏地形复杂,道路条件差,只有212公斤重的步兵炮,可以轻快地穿行于战场之上。而且步兵炮也不是纯粹的轻型火炮,有时它可以兼顾山炮榴炮的功能,因为其射程又比迫击炮远。

    ……

    喜久藏次郎新的炮兵战术,并没起到多少作用。不要说鬼子的步兵炮可以零散化展开进攻,而防守方的81mm中型火炮,本就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因为这个山谷,几乎没有稍大的平顺地形供炮兵展开,往往一个小地形,只能摆放一两门火炮,然后几十米或百米外,又有另一个小地形可摆放一两门火炮。

    但鬼子以为他们炮兵的零散化可能取得成功,这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如果不是红星战队的炮兵,都拥有“情报即时共享”的功能,他们的8门中型迫击炮,想要做到同时开炮都几乎不太可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