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2章 吸引力(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2章 吸引力(1) (第2/3页)

是通辽支队几名负责人感觉头大,而是红星战队的李远白感觉有些头大。因为,通辽的草原牧民,涉及到敏感的族群问题。李远白感觉到,现实的族群与历史和政治书上讲的族群有所不同。

    而这一问题对于李远白来说,远比族群关系更为复杂。

    如果说,李远白想要把根基建在东北,当然是要认真研究族群问题,并与草原或其他族群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共同打击日寇。

    但问题是李远白的根基并不在东北,李远白的未来也不在东北,因为李远白压根就没想过在华国大陆上发展神马力量。

    潜意识深处,李远白还是认为,系统把自己重生、穿越到婆罗洲,并且最初就让自己确立“阵营”、“友军”、“敌人”等,就是要让他在大陆之外扩大华人的势力圈子。

    再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华夏,各类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实在太多了,少李远白一个不少,多李远白一个,怕就多了哈。虽然李远白自己说是香山人,但他其实也说不清楚自己的父母祖辈的关系。因为他的爷爷现在还是个年轻的红军战士,这个事件本身就充满玄幻。

    所以,李远白与华国大陆,大体上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李远白此时到东北抗战,与其说是可以打爱国主义旗帜,还不如说是可以打国际主义旗帜。

    在这一大背景下,李远白又怎么可能像其他党派一样,提出或践行一套族群主义。譬如孙大炮的五族共和,说白了是华国处理内部族群关系的一个原则,李远白从血缘上是这个族群内部的人,但从法理上看他是一个歪果仁,没权利“干涉”华国内部的族群关系。

    又在这样一种隐性逻辑的支撑下,李远白在面对草原上的少数族群关系时,便显得非常被动了。

    而非常意外的是,当通辽支队打死草原骑兵时,系统同样会计算军功。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些草原牧民骑兵事实上已经成为李远白的敌对阵地。

    按理说,李远白把通辽支队留在这里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