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吸引力(2) (第2/3页)
六年一月底走到了三月初。
或许有人疑惑,这李远白为何要送塔河支队啊,不送会死人吗?
不送当然会死人,因为上万人的队伍,在日本人和伪满统治之下,根本就不可能解决自我生存的物资材料以及部队给养。而李远白的系统,又没有逆天到远程投送,所以李远白就得亲自去塔河,将塔河支队一段时间内譬如一个季度或半年的作战物资兑换出来。
同样,李远白不止要去塔河支队,同样要去其他几个支队,将其一段时间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兑换给他们。
此前,李远白并非一定要送塔河支队,其他几个支队去发展区域,李远白同样没送,不是也到达了目的地哦。但塔河支队的特殊性便是那上万名新兵,他们缺少最基本的自卫能力,如果在路途上被日军给缠住了,很难正常到达指定地区。
以其说李远白此前要陪同塔河支队去塔河地区是护送塔河支队,还不如说是要离开摩天岭,并将鬼子的注意力从摩天岭转移到自己身上,以给摩天岭多几个月的练兵时间。
只是,因为李远白从本溪开始的几次作战,大大地改变了游戏时空的历史,红星战队几乎昼夜之间,便成了各类抵抗组织向往的“圣地”。
独立打鬼子,无枪无弹无粮无衣,而加入红星战队,不但可以继续打鬼子,而且立马鸟枪换大炮,武装到牙齿,还一日三餐营养管饱。这种巨大的差异,或许对那种意志力特别坚定,组织力特别强大的抗日队伍没多少吸引力,不过这样的组织历史上又有多少呢。
于是,在李远白护送塔河支队的一个月时间里,不但摩天岭基地总人口从六万人左右突破了十万人,就是牡丹江支队、热河支队、白山支队、通辽支队,其人数也呈大爆炸的状态,譬如牡丹江支队,便由刚刚站稳脚跟时的千余人,突然增加到了五千余人,其他几个支队,其人数也有增长到了三四千人之间,至于热河支队,则更是由两千余人增加到近万人。
这种人口爆炸似的增长,各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