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撤退 (第2/3页)
们出城,杨四郎让手下的一个校尉,先带着这批百姓回交趾。
第一批,一共大约有三万多百姓,路上就这么回去也不安全,毕竟还要经过士燮的领地。因此杨四郎已经把士燮的印信给拿了过来,没错,就是直接从士燮的案桌上拿过来。有了这东西,这一路回去那就更加的安全了。
而且在交趾附近,谢安也早就有准备,已经让士兵做好接应的准备了。主要还是防止出现意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把交州更多的百姓转移到交趾,不怕人多,就怕百姓不来。交趾需要发展,人口那是必须的。
益州现在不缺粮食,就缺人口。大理更是缺的要命,如果从益州让百姓到交趾来,百姓肯定不愿意,毕竟这里远离家乡,人生地不熟的。
那只有一个办法了,抢人口,从整个交州抢人口,在江东占领交州前,尽量的把人口都带回交趾去。
整个交州的人口大约在九十多万,而交趾三郡的人口才十万多。交趾地理位置非常的好,哪怕是居住上千万人都不是问题,一个交州那么点人口,更是不在话下。
交趾现在已经被益州军占领数月,此时粮食都已经长的老高了,马上就能收获了。这第一批的粮食,可是益州军来到这里以后,紧赶慢赶才种植出来。因此在这里完全就不需要担心粮食的问题。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杨四郎再一次来到士燮的面前,问道:“士大人,不知道考虑的如何。我可是要带着大军撤退了。”
“我等愿意归顺益州牧,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士廞要出仕益州牧。”士燮是知道的,自己一旦投降了,那这交州牧的位置肯定是没有了,或许自己也不会再有当官的机会了,因此他要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条退路。
而士廞就是最好的选择,他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当中最聪明的,也是他们家族的下一任族长。这就是士燮投降的条件之一。
杨四郎在原地想了想,士燮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可自己说了不算。
于是说道:“这个我不能做主,益州现在是非常需要人才的,我家主公也非常重视人才,因此只要士廞有能力的话,我家主公还是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