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暂时休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二章 暂时休兵 (第2/3页)

都有麻、黍、稷、麦、豆,根本没有什么统一的。

    李老汉今天可是吓了一大跳,来了那么多的军爷,可是把他吓的不轻,现在正是粮食收成的时候,他担心这些当兵的是来抢自家的粮食的。

    可是现在这些军爷已经帮自己家收割了全部的农作物,都堆在了自家屋子里面。他咧着嘴笑着,如果这要是自己收割的话,要好几天的功夫,可是刘循亲自带着将军,士兵,全部下田给梓潼附近的百姓收割良田。

    刘伯温其实给刘循提了一个计策,那就是派出小股的奇兵,放火烧了广元附件的农作物。这样刘备的大军立马就会溃败,因为他们没有粮食。刘备的部队进入益州以来,粮食一直都是依靠刘璋提供的。此时和刘璋开战,刘备的粮食也就断了。

    但刘循并没有同意这个计策,老百姓种这么点粮食不容易,刘循没有必要为了自己而牺牲这么多人。但刘伯温的这个计策确实绝,如果把广元的农作物烧了,那刘备的大军没有粮食可以吃。不战而败了,可惜刘循没有采用,那刘伯温也没有办法。

    刘伯温想道:哎,主公还是太仁慈了。

    不过在收割农作物的时候,刘循也发现了,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土地很少,绝大部分的农田都掌握在了那些大的家族手里。比如这梓潼城内就有四个大家,庞家、王家、田家还有吴家。

    庞家,就是刘循的老丈人庞羲,但此时庞羲带兵在巴郡一带。可是一个庞家下面居然有雇农一万多人,而那王家就是这太守王连的本家,下面的雇农也不少,有七八千。田家和吴家加起来这人口也有一万三四左右。

    这个数量把刘循都吓了一跳,这些人要是造反了怎么办,那吴家还和那吴懿有点关系。四家人却有三万人的雇农,而这些人居然没有登记在册,都属于他们家族的奴仆。

    这让刘循无法接受。更加关键的是这些家族手上都掌握着梓潼最后的良田,整整十多万亩良田。这些田种植出来的粮食,可比一般的农田种出来的产量要高。

    这只是一个梓潼,刘循不知道整个益州的情况是怎么样。刘循觉得你如果是正规手段购买这些田地,那没什么可以说的,但你下面的这些雇农必须要以打工者的身份给你工作,你也要支付给他们相应的报酬。

    而不是说只管他们两顿饭就好了,普通人这年代都是一天吃两顿饭的。在刘循看来这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就好比后世一样,虽然有贫富差距,但绝大部分人是平等的,起码一日三餐是吃得起的,只有少数的人高高在上。可这是在东汉,普通老百姓居然会见了士兵就怕,这也是为什么刘循让士兵给老百姓收割粮食的原因,这能增进士兵和老百姓的关系。军民一家亲。

    “军师,不知道我军可否效仿曹操实行屯田制。”刘循问道。

    刘伯温不知道主公是怎么想的,想一出是一出,刘伯温对于农业其实并不是很在行,但是多开垦农田肯定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