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重建 (第2/3页)
名字叫做谢安。
刘循对于谢安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懂的怎么安抚百姓。百姓对于雍闿的仇恨可想而知,雍闿被杀以后,甚至连一根骨头都找不到,全都被百姓给扯碎了。
谢安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统计户数,永昌郡和益州郡,到不需要麻烦,只需要统计少的人数就可以了。但是大理就不行了,统计户数的原因,是分发田地。士兵谢安没办法调动,其实也不是没办法调动,而是没有士兵可以让他调动。
那他只能发动城内外的汉人和蛮人,大家一起来开垦农田,现在已经统计出来大概有十八万户,如果在加上还没有过来的五十万蛮人,差不多二十七万户的样子。
那以一户人家,十亩田来计算,那就需要开垦出两百七十万亩田地,另外加上五十万亩田地,这是谢安准备当做官田的。
开垦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虽然蛮子人高马大的,但是对于怎么种田并不是很熟悉,暂时完全是靠五十万汉人为主,蛮人在一边学习。
每天差不多能开垦出五万亩良田,除了大理城外,所有的田地都是围着滇池和抚仙湖开垦。滇池边上的湖是没有名称的,刘循兴起,取了个抚仙湖。
这两个湖边上的田地可都是上好的良田,现在开垦农田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明年做准备,今年种植已经来不及,哪怕是大理,也不是说所有地方都可以一年四季种植粮食。
谢安考虑的很远,他在滇池和抚仙湖分别开了无数条沟渠,这样一来可以灌溉周边的良田,二来可以防止雨季。到时候,两个湖的水都满出来。
这让刘循都不得不佩服,当然现在只是计划,实施起来还要一段时间。农田和沟渠同时开工。
蛮人的猎手也被谢安给组织起来,进行打猎活动,这样可以补充缺少肉食的问题。当然刘循为了解决肉食的问题,刘循放出了十万头猪在大理。组建了十个养殖场,每个养殖场一千头猪。采取和CD一样的模式。
另外的猪则交给附近的村子中百姓饲养,当然这些猪是不能吃的,作为种猪来使用,有能力养猪的百姓,都能分到一公一母两头猪。等到下一代的猪繁殖出来,农户可以得到其中的两头猪仔,剩下的猪仔要交给官府。三年以后,种猪归农户所有。
养猪大业,有一次在大理进行。
谢安的加入,使得大理城变化很快,所有人都在辛勤的劳作,大理城周边,都在进行热火朝天的大开发。
“哎!”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