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攻防 (第3/3页)
上徐晃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但是徐晃没有放弃,他只是怀疑益州军的盔甲坚固罢了,并没有多想。
不过从现在开始,徐晃开始认真对待这一场攻城战了,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攻城没有那么简单,敌人的顽强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杨将军,士兵配合的不错。”刘循看到士兵默契的配合,称赞道。
“这全都是少主的功劳。”杨业对于这个可不敢居功,他最大的功劳只不过是把杨家枪法交给他们,当然并不是全部,全部也学不会,太复杂了。
杨家三十六路枪法,并不是每个人能学会,杨家将现在所教给士兵的杨家枪法也只不过是精简了以后的。当然如果士兵有能力,有实力,有品德,那杨业还是愿意把杨家枪法传授给他的。
士兵的配合上面,这杨业可没想过这么多,完全是刘循经过南征以后才发现的问题。往往大军冲锋,或者防守,士兵都很杂乱无章,甚至会出现慌乱。
这可是不应该的,因此刘循当时在CD讲武堂给众将领上课,不仅学员要上课,将军也要上课。他特地对士兵的配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在战斗过程中,永远别让自己一个人,当然这话不是说给杨七郎和罗士信听的,这两傻小子也听不进去,打都没用。
战斗过程,必须保持你的身边有三到五个人,这样你才能组成一个战斗圈,或者这三五人的配合,能抵挡十个,甚至更多的敌人。而且永远别掉以轻心,因为哪怕是一个敌人,也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当然当时杨业是没有机会参加这些课堂的,但是讲武堂的每一节课堂,学员都会有笔记。刘循当时自己也写了一份笔记,然后让人抄袭一份,送往巴郡和广元,让杨业和杨六郎在部队的训练中添加一些训练项目。
这年代可没办法随时随地的把前线的将军给换下来,要知道巴郡和广元那可是益州的门户,基本上都是常年驻扎在那里了。
(ps:别人是写不出来,我是存稿都懒的改,当然近段时间我也一个字没写。原本这一部分剧情起码还可以多写个5-8万字,脑子都懒的动了!你的支持!我的坚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