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益州全境 (第2/3页)
循对于敌人太过仁慈而已。如果申家的后代来找他报仇,那真的是防不胜防,而现在是一个不留全部杀了。这是刘循做不出来的事情,但刘伯温帮他做了。
刘循从没想过要灭族的,他最多想的把犯罪之人杀掉就算了,孩子什么的,不懂事就留着也没什么关系。有时候该动手的时候,确实要下狠手
对于刘伯温,刘循是完全信任的,要不然他也不会不闻不问。
申耽和申仪斩首以后,占领上庸二十余年的申家算是彻底的留在了历史上。真正的没有留下一个后人。
上庸人口二十七万,申耽一家侵占了上庸一半的良田,在刘循的授意下,已经开始让文官把这些田地丈量以后,返还给上庸的老百姓。
一时间,让上庸的百姓记住了刘循这个人,甚至超过了申耽,甚至有人还想要给刘循立牌位,算了吧,这个刘循是拒绝的。
天下四大诸侯的战争慢慢平息了下来,远在合肥的孙权,也因为长时间的拿不下合肥城,成就了张辽的威名,张辽威震逍遥津。
孙权可以说并不是被曹操打败的,仅仅只是合肥城中的七千士兵就打败了孙权十万大军。
另一个天下闻名的人物就是刘循,刘子仁。取汉中,曹刘对峙,单骑会曹操,这份胆量,无人可及。
刘循虽然不是诸侯,因为他老爸刘璋是他的顶头上司。但刘循已经可以在益州说一不二了,而且刘循也是这一次混战的最大胜利者。
北伐张鲁,取汉中。汉中防御战,刘循防守成功,曹操和刘循损伤数万,但并没有元气大伤。但最后的赢家依然是刘循,刘循又白白的获得了一个郡,武都郡。
然后东征上庸,统治上庸二十年的申耽和申仪被杀。至此,益州全郡都已经归刘璋所有,并且益州南部的领地也掌握在了刘璋的手上,也在不断的扩张出去。
即使是刘焉时期也没有达到过这种辉煌,刘璋也只不过掌握着益州中部而已。
其实这一场仗,刘循,刘备,孙权,能结成同盟的话,那战果是不可想象的。刘循出汉中,取关中,刘备取襄阳,樊城进逼许昌,孙权取豫州,徐州。
即使曹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