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刘璋与刘循 (第3/3页)
刘循看着父亲刘璋,他也没想到今天刘璋会这样说。“父亲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已经表奏朝廷,把这益州牧的位置交给你。想必凭借你现在的功绩,益州众人必定没人会反对。”刘璋说道。
确实如此,即使刘循现在接手益州牧的位置,真的没人会反对他。而且刘循也有能力,毕竟子承父业,这是古代很正常的事情。
刘璋不算精明的人,可是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璋也是知道的,刘循和刘阐(shan)相比较,刘循肯定是首选。刘循还是长子。
而且想想看刘循的功绩,在益州所有人都认为益州会被刘备给拿下的时候,甚至那么多人暗中联系刘备。而刘循却把刘备,诸葛亮给赶出了益州。要知道当时的刘备手下可是有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天下已经成名已久的人物。却被一个无名小子给打败了。
那或许守住益州可以说运气,这是在世人看来,毕竟益州天险太多,易守难攻。可南下征讨蛮子,那可是实打实的硬仗。这点不得不让益州众将拜服。
刘循的威信已经在那时候在益州众人之间传开了。打败刘备,那是保护益州,可是南征蛮子,那可是开疆扩土。
现在又打败了汉中,把汉中收入了囊下。让整个益州完全掌握在了刘璋手上,这一份功劳,都有点功高盖主了,当然了,刘循是刘璋的儿子,而且刘璋的位置也只能留给刘循,毕竟刘循的弟弟对于益州牧的位置根本不看重,他更加喜欢当文学家。
更加重要的是,刘循在阳平关击败了曹操,迫使曹操放弃武都郡,当然了武都郡并不完整,毕竟一个没有人口的武都郡,即使拿下来意义也不是很大。其实这一战并没有谁输谁赢,刘循和曹操最多打个平手而已。
但是曹操的撤退,在外人看来,那就是益州军赢了。
这一次刘循倒是没有反对什么,毕竟有些政令需要通过刘璋来下达,那样的话程序就多一道。如果刘循自己成为益州牧,那就简单多了,由他自己下命令。
把益州牧的位置给刘循,刘璋也早已经和自己的手下打过招呼的,他们当然也是没有意见,就算有意见又能如何,他们手上没有实权,当然职位还是在的。所有的军队都掌握在刘循的手中,所有的将校也都是刘循的亲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