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士燮心慌慌 (第1/3页)
十日后,谢安返回交趾城,他这一次很顺利,在九真和日南也并没有碰到多少敌人,士燮也并没有把这两个地方放在心上,大军一到九真和日南,这两地的军民都投降。
谢安也乐得如此,不过这样一来,他也感觉左武卫调动南下有点浪费了,大材小用,虽然可以通过这样练兵,可南北两线作战距离太远,到时候想要调回益州,那会是很麻烦的是。
谢安在九真和日南两地,各留下了两千士兵,只是为了恢复当地的生产,至于行政官员,等到安定以后会从益州调动过来。余下的士兵,都带回了交趾。
“军师,辛苦了!”杨四郎说道。
“杨家将的速度很快啊!都已经在开垦农田了。”谢安刚刚在城外看到不少的益州军士兵光着膀子在种地。
杨四郎笑着说:“军师,这交趾真是好地方啊!原先主公说,这里的土地种植水稻能一年三熟,我还不相信。即使大理现在也只是达到了一年两熟。可是我一问城内的百姓,才发现,这里真的可以一年三熟。只要不碰上恶劣的环境,那想要养活交趾这个地方的人根本不是问题。”
“是啊!我也发现了,这地方可真好,就是不知道交州其他地方怎么样。”谢安南下九真和日南几乎没有碰上什么抵抗,这两地的人口本身就不多,一看谢安这么多士兵,立马就出城投降了。
由于这块地区是一个三角洲,当然物产丰富了,至于另外一个三角洲地区,才是士燮的政治中心。
被谢安这么一说,杨四郎想了想,说道:“军师,不如我们出兵把整个交州都拿下吧。”
交州是个好地方,出兵六万,如果只是为了拿下三个郡,好像有点不值得。其实刘循当时同意谢安出兵南下,也没想到这孙权居然会来同盟。
在这一点上,杨四郎和谢安的想法是一致的。
相比较而已,同盟的意义比夺下交州更大,刘循是要出兵北伐曹操的。而孙权在豫州和徐州一带可以很好的牵制住曹操,在战略意义上,和孙权同盟是一个好的策略。
谢安也是点了点头,“杨将军,主公的信上也说过,这交州只有苍梧和这交趾两地不错,我们也别去多想了。我们不仅仅要在这交趾发展,还要注意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