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赛诗大会(四) (第2/3页)
诗题。”陈淳哈哈大笑道。
大儒朱子夫站起来,大声道:“凌翎七,荀兰孙,你们可听好了!这最后的一首诗,将决定你们各自代表的书院胜负,好好用功吧!诗题是做一首描写珍惜光阴的诗,题材不限,七言五言皆可,甚至长诗也可。时间同样是半柱香,你二人开始吧!”
描写光阴的诗,在唐宋也是不少,比如说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诗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名篇。
凌翎七想了想,在南宋以后的光阴诗倒是有不少,不过他觉得最好的还是唐伯虎的花下酌酒,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也是一首歌行体的诗,歌行体讲究气势酣畅,语如贯珠,似瀑布飞泉,奔流直下。诗共二十句,一气呵成!然细味诗意,每四句可分成一小节,节节推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感叹人世沧桑、人生短暂,故全篇以愤激之语出之。诗中也因此充满了哲理的启示,可以说是描写光阴的佳句了。
凌翎七装作来回走动,想了好一会儿,才抬头对三位大儒和陈淳道:“先生,弟子已经有了!可否念出来呢!”
三位大儒点了点头,他们没想到凌翎七会这样快就做出一首光阴诗来,要知道做光阴诗,不单是词句工整就行,还必须要有深刻的意义在里面,才算得上好诗。
陈淳大声道:“凌翎七,你且念出来吧!”
凌翎七负手道:“好!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月下酌酒歌!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龌龊。天时人事两不齐,莫把春光付流水。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