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拿什么防御 (第2/3页)
节和毛刺,在两端刻上方便绑绳子凹槽,竹片就算弄好了。
找一根硬度合适的树枝将两头削成一定弯度绑在竹片中间做成弓胎。用结实的麻绳将弓压弯上弦。一个野外生存式的弓箭就正式出炉了。试着拉了拉,还算带劲。
找一根直的细灌木稍微磨掉疙瘩当箭。搭到弓上拉成弯月状对着十多米外一人合抱的大树射了过去。丢人,射偏了。“校场射矢,中鼓吏”估计说得就是王川这种。
旁边的壮牛一脸热切地看着,把弓交给他试试。只见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弯得不像样子的树枝,搭弓轻松拉开,嘣一声弦响,箭在空中打着圈圈的样子真是好看。
问他感受怎么样,壮牛本能觉得弓箭不是这样用的,不过年幼的他又觉得这样很好玩,所以他就挠头了。
找到一根直的灌木,把头削尖,箭尾夹上点羽毛。这次对着树干瞄准了再射,这一箭终于射准了。有了这次正确的示范,给壮牛他们讲解就容易多了,至少不脸红了。周围的孩子同样看得眼热,那就一人试射两箭,完了接着干活。把弓箭都做出来一人一把。
看到成果后说分工就容易多了。有人负责破开竹子,有人负责削掉竹节和毛刺,有人负责削弓胎。壮牛力气大,负责压弯和上弦。
大小合适也足够直灌木并不算多,箭同样也是破竹子削制好了。把竹子破成筷子粗细,简单把竹节刮掉后还是用沙地打磨的方式磨滑竹子,在前面削个尖就可以了。尾巴夹羽毛这个可做可不做,一般孩子用就先不做吧。
做好十来把弓,几十根箭,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合适的自己挑。壮牛挑了半天都不满意,最后只好给他另做。用两根竹片绑做一处做成的。王川试着拉了一下,弓弦嘣嘣的弹手,自己可能拉不动。壮牛自己试了试却表示很满意,挑一根箭对着树干射了一箭,笃的一声,竹箭居然钉在树干上了。
别的孩子的箭钉不到树干上,于是每人身前多了一个半人大小的细柴干草垛。大概教了下他们射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每人先练习半天,黄昏前检查练习成果,射得准的多吃半碗肉汤。
天冷之后,毒蛇毒虫越来越难找,还好断肠草这种东西没有被部落的孩子祸祸过,长得枝繁叶茂。小心折一点枝藤,在一个破碗里捣碎了,把十几颗尖直的鳄鱼的牙齿放进去浸泡一夜。回头把鳄鱼牙齿用细细的丝线绑在削出凹位的箭杆上,就变成了很好的箭头。
这种箭不能给太小的孩子,大一点的孩子也一人几支就行,还要警告他们不要对着自己人射。
“嘣!”白天时分,岩洞外的山林里一声竹筒敲响。
“敌袭!敌袭!”孩子们嘹亮的嗓音在岩洞周围响起。岩洞里的孩子纷纷拿着弓背着箭往外跑。小一些迅速抱着更小一点的孩子钻进岩洞的石凹里身子藏了起来。几个正在烤肉的妇人也哭笑不得的放下烤得半熟的肉,拿起石矛坐到阿母身边。顺便把牛角也交到了阿母的手上。
杀出去的孩子迅速和外面的孩子汇合,然后兵分几路散到周围的山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